9月18日,來自丹麥、泰國、土耳其等10個國家的18位官員組成國際友城官員代表團,參訪通州區海綿城市試點建設。來訪一行人員實地考察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域,區水務局對通州區海綿城市建設概況、技術路線、工藝、材料、設計理念等進行了介紹。經過本次實地考察和交流,國際友城官員代表團認為:通州區海綿城市建設所采用的技術路線正確,工藝、方法先進,很好地體現了低影響開發的理念,具有較高的參考、借鑒價值。
北京市通州區作為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綜合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將70%以上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預計到 2020 年,20%建成區面積將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到2030 年80%建成區面積將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最終成為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海綿度”較高的生態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