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日前召開的東莞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獲悉,過去一年,東莞城市建成區22條黑臭水體已全部完成工程整治措施,并達到基本消除黑臭目標,國家黑臭水體監管平臺上東莞戴了3年的“黑帽”即將摘下。
過去一年,全市4個國考斷面水質明顯改善,根據最新的國家采測分離數據,茅洲河共和村斷面水質已經連續兩個月達到V類水的目標;石馬河旗嶺斷面、沙田泗盛斷面去年12月的水質分別達到V類水和Ⅲ類水的目標。
全年,經過決戰督導,東引運河樟村斷面對比前年12月水質明顯好轉,綜合污染指數下降58.4%,氨氮下降59.0%,總磷下降77.6%。全市新建截污次支管網1564公里,完成驗收2034公里,移交通水2153公里,新建污水接駁、雨污分流等微支管網超2600公里,均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市、鎮、村三級河長累計巡河超過4.7萬人次,共召開河長會議超過3300次,發現解決河湖問題超過1.7萬個。
接下來,東莞市河長辦將全面落實河長責任,進一步加強河長履職責任,發揮好河長辦、河長助理及相關部門的作用,加快萬里碧道建設,推進河湖治理保護重點工作。今年將繼續推進截污管網建設,完成全市90%入河排污口的整治,完成不少于150條污染河涌的治理,盡快推動全市水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根本性好轉。此外還將加快推進沿海水鄉片346公里海堤及石馬河干流河堤達標加固建設,進一步補好城市防洪設施建設短板。加大水政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非法排污、偷(采)砂、侵占河湖水域岸線等行為,維護好河湖良好水事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