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雀鳥啁啾聲中,晨練的市民沿著親水步道慢跑,孩童在觀景平臺追逐嬉戲,若非工作人員指引,無人能察覺腳下15米深處,每天萬噸以上的污水正經歷著化濁為清的科技洗禮……這里便是坐落于青西郊野公園旁、華為練秋湖畔、西岑科創小鎮邊的上實環境西岑污水處理廠,它的出水執行準地表III類水標準,堪稱全國出水標準最優的地埋式污水處理廠之一。
上實環境西岑污水處理廠總投資為7.19億元,占地達44.85畝,這座于今年初正式投入商業運行的全地埋式污水處理廠,隨著3萬多名華為練秋湖研發中心科研人才今年春節后的持續導入,連日來,污水處理廠技術人員依托“AI+智慧水務”的科技手段和覆蓋生產全流程的“數字孿生”智能管控系統,動態、實時、高效地調整運行參數,從而精準應對不斷加碼的污水處理需求。
初期運行所積累的數據和經驗,更為今年9月底西岑科創園區組團二項目交付后能快速接入污水處理系統,作好充分準備,從而成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高質量發展和優質營商環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AI+”高科技給污水做“全身體檢+靶向治療”

圖為上實環境西岑污水處理廠的數字化中控大屏。
步入花園式污水處理廠園區,記者的嗅覺系統立刻被植被群落釋放的負氧離子和花卉芬芳所包裹,全然感受不到傳統污水處理設施的異味干擾……高質量運行的背后,離不開“AI+”的智慧利器。
進入廠區中控室,宛若進入科幻電影的操控中樞:生化反應池內,改良Bardenpho(脫氮除磷工藝)與AAO(厭氧—缺氧—好氧法)雙模工藝正根據在線儀表提供的進水水質和水量數據,自動切換運行模式。在藥劑投加環節,AI算法結合水質波動趨勢,動態優化碳源、除磷劑的投加量,實現藥耗成本與排放風險的雙重削減。
在曝氣池區域,精準曝氣結合純氧曝氣的曝氣方式,能根據水質精準控制曝氣量并使用純氧代替部分空氣。傳統污水處理廠風機轟鳴的場景在此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根據AI算法動態調節的曝氣量?!熬拖窠o微生物投喂‘定食’,AI系統能預判水質變化,提前調整氧濃度,從而大大降低能耗。”上實環境上海上實西岑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加祥說。
“這一整套組合工藝相當于給污水做‘全身體檢+靶向治療’。”他指著中控室大屏,解釋實時跳動著的綠色數值如何一一對應COD、BOD、氨氮、總磷等12項關鍵水質指標,“這些關鍵指標顯示出水達準地表III類水標準,可直接回用于河道補水、景觀灌溉及建筑中水。”
李加祥介紹,有了這套覆蓋“感知—決策—執行”的AI+智慧水務系統,這家一期投產后達到日均處理2.5萬噸污水的“龐然大物”,只需幾名技術人員輪值,安全生產更是從“事后應對”轉向“事前預防”,從而保障生產的連續性。
踐行“雙碳”打破“鄰避效應”魔咒
回到地面,科技感瞬間切換為生態美學。曾是施工圍擋的區域,如今成為綠意盎然的花園工廠,集生態公園及旅游集散地于一身。廠區內,只見光伏板若隱若現,一根根光導管將陽光引入地下車間,而地下則通過水源熱泵系統回收污水熱能,為地面建筑提供零碳供暖與制冷……
光伏發電、光導照明等技術的應用,進一步降低污水處理廠整體運營的碳排放,踐行“雙碳”目標。上實環境水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魏鵬表示:“傳統污水處理廠的‘鄰避效應’不可避免,我們打破魔咒,秘訣在于踐行‘雙碳’目標,實現資源增值?!?br />
站在上海上實西岑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辦公樓的最高處遠眺,青西郊野公園一望無際,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浩如煙?!瓝ぃ陨蠈嵀h境西岑污水處理廠投運以來,其運營數據已經納入集團整體污水處理數據平臺,用數字化“上海方案”助力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的水務低碳轉型,并為全國行業提供智慧減碳樣板。
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