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真理報》4日報道稱,今年10月底的洪災過后,位于巴倫西亞南部的阿爾布費拉自然公園被大量塑料垃圾、損毀的汽車零部件以及廢棄藥品覆蓋,自然環境面臨巨大挑戰。
據悉,阿爾布費拉自然公園距巴倫西亞市中心僅10公里,是西班牙重要的濕地之一,總面積達2.1萬公頃,其中2/3是稻田。該公園也是著名的巴倫西亞海鮮飯的核心原料產地,西班牙17%的大米都產于此。不僅如此,作為歐洲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沿海濕地保護區之一,該公園是至少372種鳥類和瀕危淡水魚類的棲息地。
然而,洪災肆虐使得當地部分污水處理廠的排水系統被毀,許多未經處理的污水流入阿爾布費拉自然公園,嚴重破壞當地生態環境。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的西班牙負責人表示:“親眼目睹這樣一個在景觀、文化和經濟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美麗非凡的地方,變成一個有毒的垃圾場,實在是令人痛心。”
事實上,洪災帶來的災害還遠不止這些。當地居民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由于救援隊還在阿爾布費拉自然公園內的湖泊搜索遇難者遺體,因此當地漁民至今仍無法開展漁業工作。有民眾認為:“阿爾布費拉絕不能變成一個垃圾場,政府必須迅速行動起來。”在該公園從事維護工作長達20年的維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其實只要政府對生態治理給予應有的關注,相信它很快就可以恢復。”
對此,巴倫西亞政府估計,相關的善后和修復工作至少需要花費958萬歐元。此前,政府的一份報告顯示,此次“世紀大洪災”使公園內湖泊水位上漲了1米,傾瀉而入的1.2億升洪水相當于其一年入水量的50%-70%。負責協調志愿者清理垃圾的公園管理委員會負責人卡萊斯表示:“目前整個湖區的藥物殘留濃度很高,我們將盡快展開分析、清理工作,并評估公園內土壤和動物遭受的傷害程度。”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