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美國密歇根州居民在弗林特水源轉換周年之際進行抗議活動。
美國密歇根州弗林特市因為一場愈演愈烈的水污染危機進入公眾視野。隨著事件嚴重性日益凸顯,這次水污染被稱為美國公共衛生領域近幾十年來面臨的最嚴重危機之一。本文對弗林特飲用水問題進行追蹤,分析此次危機如何發酵至此的。
弗林特水污染事件近期曝出丑聞,4月20日,3名政府雇員被控篡改證據和其他幾項刑事重罪。發生在美國密歇根州弗林特市的這一大面積、長時間飲用水污染問題,遲遲得不到妥善解決,而這一事件折射出的整個美國面臨的飲用水安全危機,更使得各級政府一籌莫展。
水源轉換意外引爆危機
2014年8月,弗林特市為節省500萬美元的公共支出而將自來水水源從底特律供水體系轉換到附近的弗林特河。
美國著名的市政供水專家、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教授愛德華茲的研究團隊經過調查后表示,因為弗林特市供水系統過去50年是為適應腐蝕性較低的湖水修建,切換水源,由弗林特河供水后,水質腐蝕性增強,繼而引發供水系統的鉛泄露,特別是那些仍在使用鉛水管或使用鉛焊接水管的老社區,污染尤其嚴重,這些地區的飲用水中鉛含量高達13200ppb(十億分之一),遠超聯邦標準(15ppb)。
不久居民用水被檢測出大腸桿菌超標;水廠只好加大氯的用量進行消毒處理,這不僅沒有解決問題,還使水質出現變黃和鉛污染問題。
2015年9月,當地居民發現自來水變色、有異味,且頻繁出現皮疹、脫發、記憶力減退和焦慮等癥狀,同時兒科醫生發現弗林特市兒童血鉛含量超標的人數激增,并且血鉛指數達到危險水平,越來越多兒童的血鉛濃度超標、被診斷出貧血癥。
據調查發現,病情出現時間與水源切換時間吻合,因此將其歸咎于飲用水污染。之后得到流行病學家和水處理專家進一步的數據證實。
水源中檢測出超標大腸桿菌、致癌物質和其他毒素,官員們這才開始承認危機的嚴重性。2015年12月,弗林特新任市長宣布該市進入緊急狀態;2016年1月奧巴馬總統宣布弗林特全市進入聯邦緊急狀態。
弗林特河水具有強腐蝕性并可導致住戶鉛污染,在沒有采取恰當的防腐蝕措施的情況下,將供水系統轉換到弗林特河,導致老化管道內的鉛滲出,并災難性地進入供水系統,無疑是造成這場危機的直接原因。
官員瀆職導致雪上加霜
除了弗林特市政府對于新水源水質差的問題沒有預先采取應有的監測和評估之外,當發生飲水污染問題后,當地政府不僅不愿意采取變更水源的措施,而且多次否認外界專家調查結論,認為來自弗林特水處理廠的水未檢測出鉛,住戶水中檢測的鉛含量在可接受的水平。
當地水污染主管部門——密歇根州環境質量部(MDEQ)知曉弗林特飲用水大腸桿菌超標后,在沒有充分調查研究的情況下,草草地將其歸咎于天氣寒冷、管道老化和人口下降等,建議市民將水煮開使用;供水商則加大氯的劑量殺菌,結果導致管道腐蝕加劇,出現鉛含量超標、水質發黃等嚴重污染事件。
美國環保局(EPA)則被指責在水污染發生后遲遲沒能介入事件調查,且沒有向當地市民發出警示。國會議員更是指責EPA在制定新的水質標準時,多年來一直議而不決、不作為。
據了解,州環境質量部水務工程師普利斯白(Michael Prysby)、飲用水辦公室主管布施(Stephen Busch)被控瀆職、篡改證據及違反水處理和監測法等罪名,他們的行為誤導了EPA和縣衛生局官員。
弗林特市公共事業管理員、前實驗室和水質量監督員格拉斯哥(Michael Glasgow)被控篡改鉛化驗結果及身為公務員故意玩忽職守,3人共涉及13項指控。
在水源出現危機的情況下,各級政府及部門沒有將實情公開,篡改數據妄圖隱瞞,各級部門相互推諉責任,沒及時提供可行的應對機制,造成事件的不斷惡化,相關官員難辭其咎。
技術問題延滯治理進程
弗林特水危機發生后,水源問題一直未得到有效解決,問題又出在哪兒?這次水危機的罪魁禍首到底是水源水質,還是水處理的技術方法不當?目前這些問題仍處于調查和爭論之中。
EPA于2015年10月開始組織相關專家對弗林特市水危機展開全方位調查,并成立了弗林特安全飲水特別行動小組,就這次飲水問題進行一系列行動計劃,至今未得出調查結論。
針對水污染帶來的健康問題,今年2月由密歇根州衛生與人類服務部牽頭,跟蹤了解當前患有皮疹的市民,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和EPA提供技術支持,調查預計將在4月底或5月初完成。
據環境病毒專家介紹,鉛污染的后果非常嚴重,由于鉛一旦進入人體就無法排出,將會導致一系列疾病的產生,所以飲用水中出現任何含量的鉛都是有害的。因此,如何在水質監測系統建設、水處理技術開發等方面予以彌補,是這次飲用水危機的突破口。
當前在美國市政飲用水管道中,仍有較大部分依然在使用含鉛水管(鉛管),這部分老舊的鉛管容易被腐蝕、暴露造成鉛污染。但要徹底更換這些管道則需要巨大的投資,短期內是難以實現的。
鉛管的更換工程、受污染的水質治理都遇到技術瓶頸,在這種情況下,弗林特水污染問題再次被推向了風口浪尖,美政府如想度過這次危機,解決技術問題至關重要。
鉛管更新費用高昂,法律落實不到位,責任主體意識薄弱都是美國弗林特水危機的導火索,如果不能有效解決這些隱患,那離下一個弗林特的出現也就不遠了。
□ 相關鏈接
換管資金捉襟見肘
鉛管下崗仍需時日
據美國環保局(EPA)估計,美國大約需要花費2750億美元,才能替換掉所有含鉛自來水管道。
那么關鍵問題是,這筆錢由誰來出?是由美國聯邦政府來出?還是納稅人?還是含鉛水管的用戶?
在大多時候,沒有任何人站出來,愿意承擔這筆巨額,他們甚至并不認為供水系統已經出了問題。
事實上,華盛頓在21世紀初就提出住宅鉛管的替代方案,但只有15%的業主全面更換了他們的管道。
據悉,2750億美元只是美國2030年前水基礎設施更新預算3840億美元的一部分。
為什么美國的水基礎設施的更新費用如此高昂?連聯邦政府都大為頭疼。事實上,供水管道的隱患由來已久。
以華盛頓為例,大多數供水管道的使用年限已經超過80年,有些甚至是在美國內戰時期安裝建設的,在美國當前財政緊縮的背景下,并沒有錢更新供水管網。
美國在1986年才禁止使用鉛管,但許多家庭仍然私自使用鉛管和含鉛的裝置,這進一步增加了實施換管的范圍和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