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9日至11日,江蘇省人大常委會水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組來到無錫市隨機抽查,檢查組不打招呼,直奔事先鎖定的四處點位。
經過無錫市多年,特別是近年來的不懈努力,太湖湖體水質Ⅴ類改善為Ⅳ類;15條主要入湖河流年均水質全部達到或優于Ⅳ類。然而,成效值得肯定,差距和不足不能忽視,檢查中一個個問題被拎了出來。
5月9日下午,在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執法檢查組第二組組長邢春寧的帶領下,執法檢查組不打招呼,直接來到了無錫市惠山區的一家混凝土有限公司進行檢查。一進入這家企業,邢春寧就發現了問題,“你們看他這個沉淀池,就靠著河邊。”隨行的環保檢測人員立即拿出PH試紙,對廢水進行檢測,瞬間PH試紙就變了顏色,顯示強堿性。現場執法人員檢查發現,混凝土攪拌站場地里堿性廢水“跑冒滴漏”,現場環境臟亂,污水沉淀池緊鄰錫澄運河支浜,存在環境隱患。
在無錫江陰市南閘街道,檢查組一行發現了一處垃圾堆放場地。邢春寧立即叫停了車子,帶隊率先徒步進入垃圾場,發現這些垃圾中不但有建筑垃圾,還混雜著一些工業廢固,而垃圾堆旁邊的河溝散發著陣陣臭味。檢查組成員、省人大常委會決策咨詢專家、省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研究員級高工劉建琳告訴記者,這樣的垃圾混堆對環境的破壞很大,滲濾液直接排入地表,一下雨,就會對地表帶來危害。
在從江陰返回無錫的途中,檢查組對南閘街道集鎮的一處直通錫澄運河的市河進行了檢查。檢查組發現河道周邊生活污水接管不到位,檢查時就有排水口正在排水,充分說明了河道管理不到位。經過檢測,該河道河水屬于劣V類水質。對于檢查結果,檢查組也向無錫當地進行了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