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年半大規模的治理與改造后,深圳主要河流水質如今全面好轉,九成以上黑臭水體被消除,到2025年全市將建成“千里碧道”。
深圳是我國經濟發展最快的特區城市,全市有流域面積大于1平方公里的河流310條,總長999公里。在城市的快速發展中,深圳的河流普遍受到污染。曾幾何時,深圳是全國36個重點城市中黑臭水體數量最多的城市之一,許多河水又黑又臭,市民只能掩鼻而過。
痛定思痛,深圳著手開始治理水污染。從2016年到2018年,深圳累計投入治水資金701億元,建成雨污分流管網約6000公里,年均建設長度是以前的10倍;完成小區正本清源改造8953個,新增污水處理規模134萬噸/日。
目前深圳水環境質量取得明顯改善,146個水體基本消除黑臭,占比九成以上。主要河流水質全面好轉,在今年5月公布的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排名中,深圳水質改善幅度居廣東省第一位。
與此同時,深圳市還加快修訂排水條例和物業管理條例,出臺排水管理進小區實施方案,推進小區排水管網專業管養,確保“最后100米”不脫節,實現排水全鏈條一體化管理,逐步打造“污水零直排區”。
根據治理目標,今年深圳市將全面消除黑臭水體,實現河流“長治久清”,并在此基礎上,到2020年全面消除劣V類水體。河流治理取得成效后,深圳還將以水為主線,打造“碧一江春水,道兩岸風華”的景觀生態廊道,讓市民們充分享受到水環境治理的成果,到2025年全市將全面建成“千里碧道”。屆時水環境將從深圳的“短板”變成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