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重點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近日,《人民日報》發布2019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成果,永城市在全國百強縣市“五個榜單”排位均有提升,其中,位居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榜單第74位,較去年上升2個位次。美好的環境,得益于我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全力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水環境質量逐步改善。目前,我市PM10、PM2.5目標全面實現;三條省級出境河流斷面水質全部達標,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實現零增長。
貫徹實施《水污染防治法》 著力夯實發展生態基礎
加大環保法律法規宣傳。市環保局、水利局等部門依托世界水日、“六·五”環境日、節能宣傳周等,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宣傳《水污染防治法》,普及水污染防治相關法律法規,讓全社會都能認識到水環境保護和節約利用水資源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增強企業主及群眾環境保護的意識及污染物減排的責任感,形成了人人支持、個個參與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圍。
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組織。我市成立環境污染防治攻堅領導小組,下設水污染防治攻堅辦公室,定期研究部署水污染防治工作。出臺《永城市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度規定》,建立了以市、鄉、村三級河長為主的河長制組織體系,梳理確定了《市、鄉、村三級責任河長名錄》,實現了“一河一檔”。“上下聯動、左右互動、齊抓共管”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機制不斷提升水污染防治工作效能。
加大環境綜合整治力度 堅決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
持續推進流域重點工程建設、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氟化物治理等工作重點,切實解決水環境突出問題。投資6000余萬元建成東、西城區雨污分流管網建設工程;鋪設第六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12.6公里。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能力達到10萬噸/日以上。2018年年底,我市城市污水處理率已達到96.01%,城市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優于一級A排放標準。
強力推進氟化物治理工作。2018年督促河南龍宇煤化工開展氟化物治理,外排水氟化物濃度由10mg/L下降至2mg/L以下,治理經驗得到上級部門肯定并在全省推廣。為進一步減輕氟化物污染,2019年督促河南龍宇煤化工、神火電廠、裕東電廠、永煤熱電廠、閩源鋼鐵集團等企業和城市污水處理廠開展氟化物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編制實施了《永城市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實施方案》,完成了42個行政村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商丘市下達給我市的24家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任務已完成17家;制定《永城市畜禽養殖禁養區和限養區劃定方案》,對禁養區內的26個養殖場實施關閉搬遷,全市376家畜禽養殖場(小區)全部配套建設儲尿池、儲糞棚、雨污分流溝等糞污設施;扎實推進化肥農藥使用零增長行動,積極推廣測土配方肥、專業化統防統治等農業清潔生產技術,2018年以來實現了化肥、農藥量使用零增長。
積極開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規范化整治。完成了全市縣鄉兩級飲用水水源地的勘界工作,并編制矢量圖報省生態環境廳備案。開展飲用水水源地專項排查整治,嚴查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違規建筑、排污企業、畜禽養殖等污染源,發現的13個環境問題已全部整治到位。截至2019年9月,扣除地質因素造成的地下水高氟化物影響,我市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穩步推進加油站地下油罐改造工作。全市85家加油站雙層罐和防滲池改造順利完成。同時,逐家查看加油站雙層罐和防滲池改造的施工材料,確保加油站防滲改造工作得到有效落實。
完成國省控斷面周邊區域專項排查。對我市澮河黃口斷面、包河馬橋斷面和沱河張橋斷面上游5000米、下游500米及河道兩側各500米左右范圍內的村莊開展專項排查,深入開展河岸垃圾、水面漂浮物清理打撈及沿河旱廁整治,嚴查沿河餐飲娛樂業、涉水企業,徹底清除“散亂污”企業,并將沿河餐飲娛樂業納入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范圍,按時完成整治任務。
推進鄉鎮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市環保局聯合市城鄉建設局對全市現有9座農村污水處理廠建設、運行情況進行摸排,全面摸清我市農村污水處理廠運行情況及存在問題,推動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針對部分農村污水處理廠“曬太陽”現象,由市環境攻堅辦多次下發交辦及督辦通知,督促相關鄉鎮做好污水處理廠運行工作。
加強水質監測監控能力建設。為做好水質監測及預警工作,我市2個國控斷面(澮河黃口斷面、沱河小王橋斷面)、1個省控斷面(包河馬橋斷面)全部建設水質自動監測站,市環保局監控中心24小時監測水質變化,確保實現水污染問題早發現、早化解、早控制。同時,投資225萬元在雪楓溝、汪樓溝、小白河、大治溝、白洋溝等5條河流下游入河口處安裝微型水質監測站。
加強環境監督管理 提高生態環境質量
加強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嚴把項目審批關,對擬選址在保護區范圍內的新擴改項目不予審批,嚴格控制新污染源的產生,從源頭保護水源安全。嚴格落實排污許可制度,分行業實施排污許可制度。現已完成火電、鋼鐵、水泥、電解鋁、焦化、皮革、屠宰等7個行業34家企業排污許可證的核發工作。按照排污許可制度要求,定期開展執法檢查。
加強水環境執法監督檢查。市環保局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建立水環境保護檢查網格,環境監察執法人員開展經常性的監督檢查和多次水污染防治專項執法活動,及時發現水環境違法行為。針對個別人員向城市下水道傾倒垃圾滲濾液的情況,通過夜間巡查及時制止,并協同公安部門嚴厲打擊。市環境攻堅辦會同市督查局等成立督查組,定期對全市水污染防治重點工作開展督導督查,確保我市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下一步,我市將采取多種措施,加快推進重點工程建設,加強氟化物源頭治理,建立鄉鎮污水處理廠運行和資金保障機制,確保農村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全市飲用水供水水質達到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讓永城的水更清、樹更綠、天更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