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參觀映月湖公園。

■市民參觀中區社區黨建公園。

■西江村祠堂。
黑臭的魚塘,搖身一變成了村前湖泊;雜亂無章、擁堵的村道劃定停車位后,一下子變得整潔通暢;以往入侵魚類泛濫,水質污染嚴重的映月湖,經過水體生態修復,60多畝“水下森林”提升了映月湖的“顏值”。
2019年,桂城街道“十年百萬圖環境整治工作”改造10個重點項目,多處迎來大變身。11月19日,南海環境整治十年百萬圖拍攝對比行動群眾評議活動走進桂城街道中區社區和映月湖,參觀評議桂城十年百萬圖環境整治工作。
在中區社區和映月湖,水環境的提升成果讓評議市民贊不絕口。特別是在映月湖,市民孔堯不斷地對著湖面拍照,“這簡直是映月湖的新生。”
“水下森林”提升映月湖顏值
“前幾年這里的水質不好,很多人不愿意來這里散步。今年就大有改觀了,現在我們透過水面都可以看到底下歡快游動的錦鯉。”家住映月湖附近的居民梁祺敏表示,與前兩年相比,今年映月湖的“顏值”確實高了不少,不僅步行道兩旁多了綠植,湖水更清澈了,魚兒也多了,感覺今年的荷花比去年更好看了。
記者在現場看到,小橋碧波、拂風細柳,淙淙流水間,睡蓮、荷花為水景添上一抹粉黛,偶爾一兩蓮蓬“探”出水面,更顯生意盎然,河底植物隨波蕩漾,魚兒在“水下森林”里游弋嬉戲……站在桂城映月湖公園的月亮橋上,湖光水色之美一覽無遺。
為何映月湖擁有這番新景色?這得益于桂城街道開展映月湖公園水體生態修復項目,構建了一個“水下森林”生態系統。在“南海環境整治十年百萬圖拍攝對比行動”這股“東風”的推動下,桂城街道投入650萬元,進行治理“三部曲”:底質改良、水體原位凈化及水生態系統重建、湖泊景觀提升,讓映月湖的水環境來了一個“大變身”。
“映月湖以人工湖泊為主,存在水環境容量小,自凈能力弱等問題,湖內部生態系統比較單一,引入‘水下森林’建設有助于實現水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桂城環保辦工作人員介紹,水下綠化改造的第一步是通過微生物制劑進行底質改良,隨后種植以矮生四季常綠苦草為主的沉水植物,構建60多畝(約43000平方米)“水下森林”;第三步,配以微生物調控、人工復氧、水動力改善等輔助措施,適量投入多品類的水生植物、底棲動物、魚類,以創造適宜多種生物生息繁衍的環境,增加水體生物多樣性。
廣州資源環保公司運維經理栗云飛介紹,為對水質進行調控,工作人員首先轉移了市民隨意放生的入侵魚類,并種植了大量苦草,優化水下生態。經過半年生長,一個巨大的“水下森林”在湖底悄然生成,如今水質得到了明顯改善,湖內的各種沉水植物蓬勃生長,水草搖曳、魚翔淺底,水清草靚景美人悅的美麗畫卷正緩緩鋪開。
湖長制為湖泊美景保駕護航
打造“水下森林”凈化水質,建立湖底生態鏈是水環境治理的“重要功夫”,長效管理系統構建還需要湖長制的“保駕護航”。
2018年6月,桂城街道建立了湖長制,將千燈湖、映月湖、文翰湖納入湖長制實施范圍內,定下三大湖水域面積只能增加不能減少、水體水質只能變好不能變差、生態環境只能優化不能惡化、設施管護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的要求,為湖水長期保持良好水質提供保障,并由桂城街道黨工委書記麥紹強擔任湖長。
桂城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三大湖的水質均為V類水以上,需持續提升湖泊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此次映月湖水環境改造,就是湖長制實施后對湖泊的整治升級行動之一。
今后,桂城街道將進一步壓實職責,層層建立責任制,將主要任務逐項分解到責任部門,強化部門聯動,打好“組合拳”,進一步加強湖泊管理、改善湖泊生態環境、維護湖泊健康生命,為實現湖泊功能永續利用提供制度保障,還湖泊以寧靜、和諧、美麗,描繪藍天白云、綠樹成蔭、河水潺潺的美麗鄉村風景。
此外,桂城的河長制也持續發揮作用。這兩年流經桂城的河涌,水質都有所改善。今年很多參加端午節期間傳統扒龍舟運動攝影工作的攝影師都表示,河涌水質變好了,拍出來的照片都靚了不少。
因地制宜開展村居環境美化
“我們這里以前是承包給私人養殖的魚塘,曾經長期存在水質污染問題。如果去年來這里,就會發現魚塘的水質又黑又臭,也不會有這么多村民來這里休閑娛樂。”住在中區社區西江經濟社的新市民何練苗說,西江人居環境的改變,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新市民來此居住。
據介紹,中區社區2019年“十年百萬圖環境整治工作”的項目共50個,其中中區經聯社10個,涌源、西江、南村、新填地四個經濟社各10個,均已順利完成,備受群眾點贊。其中,中區社區兩委一社根據西江經濟社實際情況,結合中區社區2019年鄉村振興計劃,與西江經濟社一起展開包括“大塘印月”項目提升改造、西江文化中心項目建設等工作,整體提升了西江經濟社的人居環境,達到了中區鄉村振興的階段性目標。
為全面提升社區人居環境,結合桂城街道開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專項工作,中區社區今年聘請了專業的清潔公司清理轄區閑置垃圾、雜物,加強“兩違”拆除、整治工作、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環境整治宣傳工作等,鼓勵發動群眾因地制宜開展鄉村綠化美化,保護社區生態環境,力爭明年使中區社區全部達到干凈整潔村的標準,全面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在“大塘印月”提升改造項目前,記者看到了很多村民正在魚塘前的樹蔭下休閑、娛樂。而魚塘正對的祠堂過道,也劃上了標準的停車位,一輛輛小轎車有序停放,村民口中前幾年祠堂前塞車的現象已經消失。
隨后,社區負責人引導群眾評議團走到西江山邊。看到尚未開發的西江山,現場很多群眾紛紛提議:可以適當開發,改造成休閑運動公園。社區負責人馬上表示,其實這個想法早已有之,而且已經納入社區鄉村振興三年計劃中。據悉,該社區初步選址西江山邊公園,準備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以文化植入的形式,帶給群眾更多層次的享受。
中區社區負責人表示,社區力爭三年內完成各項任務,聘請清潔公司進行清理轄區閑置垃圾、雜物,加強“兩違”拆除、整治工作、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環境整治宣傳工作等,鼓勵發動群眾因地制宜開展鄉村綠化美化,保護社區生態環境,力爭所有經濟社全部達到干凈整潔村的標準,全面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市民熱議
孔堯:
桂城的環境整治提升工程沒有大破大拆,而是因地制宜地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改造,而且有長效機制保障整治效果不變樣。這種做法值得其他鎮街學習,環境整治就該如此。
盧偉鴻:
西江經濟社的公廁提升、“大塘印月”提升改造成果都是有目共睹、共同受益的。有了好的人居環境,最重要的是居民要提高自身素質,自覺維護好這種局面。
梁先生:
以前我在周末經常到映月湖散步,發現水質污染比較嚴重,就更多地選擇到千燈湖玩了。沒想到時隔一年之后,我們又看到了映月湖這么清澈的湖水,以后要常來這里。
楊女士:
在桂城站,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區社區西江經濟社“大塘印月”提升改造工程。村民也告訴我,以前這塊魚塘的水質又臟又臭,現在完全是蛻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