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廊坊扎實推進人畜飲水工程 百姓樂飲"放心水" |
發布日期:2009/3/2 15:00:33 |
連日來,盡管氣溫越來越低,然而,對于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渠溝鄉群眾來說,他們的心中卻溫暖如春。就在幾天前,隨著渠溝水廠的建成通水,生活在這里的近4萬名群眾從此結束了飲用不達標水的歷史,他們從此方便地喝上了“安全水”。
幾乎同時,在香河、在廣陽、在大城、在霸州……在廊坊大地,一批水廠相繼落成。一座座水廠,凝聚著黨和政府對群眾的深切關愛,一條條管網,構筑起了溫馨和諧的社會大家園。扎實推進人畜飲水安全工作,是廊坊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開展工作的生動實踐。
廊坊市委書記趙世洪表示::“我們始終高度重視人畜飲水安全工作,堅持把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作為科學發展、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來抓,把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的關愛落到實處。通過著力推進城鄉統一供水,既能夠讓廣大群眾方便地喝上安全水,也能夠有效保護水資源,同時,這也是助推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礎。
讓發展成果惠之于民 讓群眾喝上健康之水
水,是生命之源。近年來,隨著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廊坊市委、市政府更加關注這項民生工作,下決心最大程度地讓發展成果惠及民眾。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市水務局的努力下,廊坊市的人畜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高效推進。近兩年來,全市共解決了807個村街、81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問題,建成聯村供水工程55處,其中1萬人以上規模的集中供水水廠16處。
廊坊市集中供水水廠建的多、規模大、標準高,在全省處于先進行列,保定、滄州、石家莊、秦皇島、衡水、邢臺等市相關部門紛紛前來參觀學習。廊坊市解決人畜飲水安全的經驗做法,還在全省相關會議和全國經驗交流會上進行了發言。“大廠模式”、“固安模式”都成為解決人畜飲水安全的閃亮名片。
讓科學規劃一路同行 讓工程更加科學合理
科學規劃,執法如山。人畜飲水工程一次性投資較大,且涉及干家萬戶,只有規劃好。才能建設好。廊坊市水務局按照“綜合規劃、城鄉一體、整體推進、戶戶通水”要求,結合當地地域、經濟、入口、水源等實際,聘請具有甲級資質的河北省水利勘測設計院,因地制宜地分縣制定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總體規劃。
近兩年來,廊坊市水務局認真抓好規劃的落實,積極探索城鄉供水一體化,推行集中供水。在大廠縣搞了城鄉一體化供水工程規劃,該工程利用城區和夏墊兩座原有水廠聯網統一供永,解決全縣105個村街、9.27萬人的飲水同題,目前已經全部完成。在固安縣實施全縣整體推進供水工程,規劃三年完成12座水廠,解決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目前已建成供永永廠7座,解決167個村、15萬人的飲水問題。此外,其他縣(市、區)的集體供水工程都在全力推進。
讓科學管理發揮效益讓工程健康持續發展
由于工程所需資金較多,廊坊市水務局緊緊抓住國家利用國債資金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大好機遇,爭取更多的上級資金支持。近兩年,全市共投入2.31億元資金用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沒。其中爭取國家資金8894萬元。
對一個工程來說,建與管都重要,甚至說管理好一個工程比建設好一個工程更重要、更難。隨著一座座水廠的建成,怎樣科學有效地進行管理?市水務局黨組班子成員在認真學習先進地區管理辦法的同時,走進農村,深入群眾中聽取心聲。
問計于民,惠之于民。最終,他們提出的“公司+協會”制度深得群眾歡迎。即在公司運作下,建立用水者協會制度,對工程運行、水價核定、計量收費、養護管理、水源保護進行建章立制、民主管理。目前,全市已建立各類農村用水者協會枷多處,該組織的建立,解決了主體“缺位”問題。通過農民用水實行自發組織、自主管理,有效解決了之前節水工程主體不明,確保了工程效益的充分發揮。用水戶參與自主管理,使用水供需雙方可以直接面對面,有利于水費收繳渠道的公開、透明、合理。此外,促進了節約用水,提高了水資源利用效率。通過落實水費計收制度,而使節約用水有了經濟調節手段。據大廠縣測算,全縣農村實施統一供水后,年節水117萬噸。
讓群眾生活健康幸福讓社會更加和諧發展
“我們再也不用喝苦咸水了,而且用水還特別的方便,黨和政府對我們老百姓的生活非常關心,我感覺日子越來美了。”2月20日。廊坊市固安縣牛駝鎮王龍村60多歲的劉大媽看著自己家中剛剛裝好的用水設備,熱淚盈眶地表達對黨和政府的感激之情。如今,隨著集中供水工程的全力推進,改善了農民群眾的飲水條件,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和諧發展,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通過不懈努力,全市集中供水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由于水質達到了安全標準,減少了因飲用水不清潔而引發的各類疾病,減輕了農民的經濟負擔。實現了全天供水,提高了農民的生活質量,許多農戶用上了洗衣機、淋浴電器,農民取水用水很方便。集中供水后改善了農村環境和衛生條件。通過這項工作,進一步密切了基屢黨群干群關系,對于促進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
|
特別聲明: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電話:010-88372272 E-mail:[email protecte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