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應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理念,也是今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遵循。”習近平總書記在南寧市那考河濕地公園考察時,對廣西整治城市內河,開展海綿城市建設,打造良好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做法表示肯定。
自治區住建廳城建處處長潘國雄表示,總書記的鼓勵和囑托,讓身處城市建設一線的廣大干部職工歡欣鼓舞、倍感振奮。
“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總書記在考察中特別強調了現代化建設的基本遵循。”潘國雄說,長期以來,我區各級城市建設管理部門立足于自然地理條件和經濟條件,在城市海綿城市建設、水體治理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實踐。2015年,南寧市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國家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城市,正式開啟了我區系統性建設海綿城市的步伐。目前,除那考河流域生態治理項目外,青秀山蘭園(一、二期)及北門、廣西體育中心、石門森林公園、南湖公園環湖路等一批重點項目均已完工。海綿城市建設已成為我區的一張名片,多次獲得上級主管部門及兄弟省區的肯定。
“習總書記提出,廣西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的基本方式,探索更多經驗。借著總書記視察的東風,我們要統一思想,堅定信心,更加持久、深入推進全區海綿城市建設。”潘國雄說,我區明確了到2020年設區市市建成區面積的20%實現海綿化的建設目標。
習總書記提出,要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作為基本目標,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成為展現美麗形象的發力點。南寧市環境宣傳教育中心副主任彭威表示:“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要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那考河的整治模式,是河流沿線海綿城市建設的有益探索與實踐,對于各地的城市環保工作具有重要的參考借鑒作用。今后,海綿城市建設、黑臭水體治理除了要借鑒那考河模式經驗外,還應避免陷入重治理輕保持的誤區,要重視長效治理,針對不同河流特點,集成現有技術,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