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后,武漢已正式進入梅雨季節,據氣象部門發布的十五日天氣預報顯示,六月武漢降雨充沛,多雨天氣將成為常態。面對可能存在的洪澇災害,運用“智慧化的海綿城市”解決洪澇,打造武漢宜居環境是當務之急。
何為“智慧化的海綿城市”?
海綿城市建設是一項政府牽掛的民生工程。海綿城市建設是指改變城市規劃和設計理念,通過滲、滯、蓄、凈、用、排,統籌解決城市內澇、雨水資源化利用等多個問題。讓雨水落下以后,能夠通過湖泊調蓄、綠化等 留一部分 、通過排水管涵 排一部分 ,再通過凈水系統 凈一部分 ,減輕集中排水的高峰壓力。海綿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
海綿城市和智慧城市都是新一代的城市管理理念,都是為了讓城市變得更加美好。將智慧城市的智慧化理念融入到海綿城市之中,實現海綿城市的智慧化,對于加快推進海綿城市的建設步伐和更好更高效地發揮海綿城市的作用,解決武漢洪澇災害有很重要的意義。關注重點放在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顯著的領域,以及災害應對領域,對于解決武漢的洪澇問題具有深遠的影響意義。
“智慧工地”與海綿城市的跨界聯合
全國智慧工地大數據云服務平臺(簡稱“智慧工地”)。從宏觀的海綿城市規劃建設領域來分析,“智慧工地”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把各種各樣的集中或分布式的能源、綠色設施和海綿城市建設設施協同起來,從而使海綿城市的建設與管理更加高效和智慧。使原來非常難于獲取的監測數據和難于決策的控制參數,變得容易實現,并使海綿城市更好、更高效地發揮其在排水防澇、雨水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作用。同時,在遇到應急災害或事件時,“智慧工地”也有著自成一派的智慧解決方法。
從大數據的應用角度講,“智慧工地”在信息的監測、收集、整合、分析、模擬、優化等方面有著傳統技術不可比擬的優勢。智慧化理念可應用在規劃建設階段的多個方面:對規劃所需信息進行監測、收集、分析,從而提供數據支撐;對規劃建設方案進行模型模擬,優化設施組合、規模和平面布局;對各方案的效果進行直觀顯示,選取優化方案等。同時,在運行管理階段,維護和管理的實時、科學和高效至關重要,而智慧城市作為一種新的城市管理理念,其突出的一個優勢就是可實現城市方便、快捷、智能、高效的管理。
“智慧工地”通過溫濕度監測能夠提前分析到極端天氣的現象。從而提醒建筑施工團隊做好防范預警措施,避免災害天氣帶來的傷害。此外,有其他應急事件突發時,平臺中的應急指揮服務為相關部門負責人形成應急指揮小組帶來了便利,能夠快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該服務支持多人同時在線辦公討論、協同會話、視頻會議等功能。現場負責人可在第一時間以視頻通話的形式將突發狀況現場直播給小組其他成員,便于大家實時了解現場的真實情況,快速商討應對策略,發布指揮決策。從而降低信息流轉壁壘,加快信息傳遞速度,以便監管部門及時響應需求,制定決策指揮方針,最大限度的減少突發事件的波及范圍。
前瞻“智慧化的海綿城市”
海綿城市建設與“智慧工地”跨界聯合產生的積極效用遠不止這些。運用互聯網+大數據,未來海綿城市的建設還需要結合更多有價值的先進概念和技術。我們將實現智慧排水和雨水收集,對管網堵塞采用在線監測并實時反應;通過智慧水循環利用,可以達到減少碳排放、節約水資源的目的;通過遙感技術對城市地表水污染總體情況進行實時監測;通過暴雨預警與水系統智慧反應,及時了解分路段積水情況,實現對地表徑流量的實時監測,并快速做出反應;通過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智慧水污染控制與治理,實現雨水及再生水的循環利用等等。
此外,建筑智慧化方面,“智慧工地”將通過公共建筑水耗在線監測,顯示公共建筑水耗、能耗的排名情況。根據試點城市調查,建筑單位面積水耗最高和最低相差十倍之多,有的建筑由于設計和運維問題,水管出現了嚴重的漏損,這些缺陷都可以通過公共建筑水耗在線監測系統診斷出來。將水耗情況在媒體進行公開排名,有助于建筑管理和產權單位清楚的認識水耗情況,主管部門可以要求對水耗最高的建筑進行強制性改造,明確控制性指標性和針對性措施,從而推動整個城市的水循環利用和用水效率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