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紅楓湖、百花湖、阿哈水庫農業農村面源污染治理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近日通過專家評審。這標志著貴陽市“兩湖一庫”周邊農村面源污染治理拉開了序幕。
由貴陽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的“規劃”期限從2009年到2020年,目標分為3個階段。按照“規劃”,貴陽市將投入17億元,在“兩湖一庫”周邊開展農業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力爭在3年時間內,實現“兩湖一庫”區域農業農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使紅楓湖、百花湖水質達到Ⅲ類標準,確保阿哈水庫水質穩定在Ⅲ類水質標準,“兩湖一庫”飲用水水源水質惡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規劃”明確了治理農業農村面源污染的具體措施,其中包括設置水體凈化帶、人工濕地帶、林業綠化帶(生態修復帶),在工程區內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整治村寨給排水等。
據了解,在“規劃”實施過程中,貴陽市將污染防治與發展有機農業、生產綠色農副產品相結合,在保護飲用水資源、改善區域生態環境的同時提高農民收入,實現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的三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