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新聞發布會。自2016年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來,武漢市大力推進碧水保衛戰,持續抓好水環境治理和保護,全市水環境質量呈現穩定向好趨勢。
武漢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閻忠寧表示,2020年,武漢市納入國家和省考核范圍的11個地表水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0.9%,較“十二五”末提升18.2個百分點,超額完成國家和省下達的目標任務。
武漢市主要河流斷面水質改善明顯。2020年,全市11條主要河流的30個監測斷面水質達標率90%,較“十二五”末提升21個百分點,水質優良斷面24個,較“十二五”末增加5個,無劣V類水質斷面。
武漢市湖泊水質穩中向好。2020年,全市實際開展監測的164個湖泊,有功能區類別的湖泊水質達標率較“十二五”末提升8.7個百分點,水質優良湖泊數量較“十二五”末增加17個,劣V類湖泊數量減少31個,到2020年底減至6個。
飲用水源地水質持續穩定達標。“十三五”以來,武漢市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穩定保持100%。
黑臭水體整治初見成效。武漢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均達到了國家關于基本消除黑臭的判定標準要求,得到省有關部門認定。黑臭水體治理長制久清工作和以黃孝河、機場河、巡司河為突破點的流域治理工作正大力推進實施。
武漢市水務局副局長程建軍介紹,武漢市水環境治理逐步從形態保護向綜合治理轉變。全市以水環境質量提升為核心,通過控源截污、水體治理、水系連通、重點流域治理等綜合手段,污染源控制取得顯著成效,全市水環境穩步向好。
閻忠寧表示,強化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三水統籌”,在持續改善全市河湖水環境質量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水環境流域治理及生態系統保護的要素,推動河湖水環境從“達標”向“健康”提升。以更大決心、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深入推進碧水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