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15座污水處理廠被省政府要求在6月15日前必須開工。如到期不開工,省政府將追究相關市長、縣長等責任人的責任。
昨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fā)布會上,獲知了這一信息。
15座污水處理廠涉及8市
去年年初,我省決定全面治理已屬于重度污染的遼河。按照計劃,今年年底前,總投入130億元~140億元的99座污水處理廠,將陸續(xù)建成并投入使用。
在昨日的發(fā)布會上,省環(huán)保廳副廳長朱京海介紹,目前,99座污水處理廠中,已建成投入試運行的有13座,完成主體工程的有8座,正在建設的有63座,尚未開工建設的有15座。
15座污水處理廠中,沈陽、鞍山、本溪、錦州、鐵嶺各有一座,大連、丹東各有4座,葫蘆島有2座。
建設任務納入績效考核
對于目前未開工的15座污水處理廠,省政府要求必須在6月15日前開工。如限期內(nèi)不開工,省政府將追究污水處理廠所在市的市長等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省政府目前已將污水處理廠建設納入對各市政府的績效考核之中,對未按期完成建設任務的市,將取消一切評優(yōu)、評先,實施“一票否決”。
此外,省政府還建立了公開通報制度,定期向社會公布未按期完成污水處理廠建設任務的城市名單。
對未按期完成污水處理廠建設任務的地區(qū),我省將暫停對該地區(qū)所有環(huán)保資金的支持,直到該地區(qū)完成任務為止。省環(huán)保廳將對未按期完成污水處理廠建設任務的市,實施環(huán)保區(qū)域限批。
不僅如此,近期省政府還將出臺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辦法,對污水處理廠不運行的,將處罰到政府領導和具體的責任人,對于停止運行、偷排污水等問題,初步擬定處罰5萬元至50萬元。
污水處理率低致遼河污染
朱京海說,目前我省的48座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422.4萬噸,全省城市污水處理率僅為50%,大量的工業(yè)廢水和生活污水未經(jīng)處理直接排入河道,是導致遼河流域污染嚴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到今年年底,我省99座污水處理廠全部投入使用后,我省的城市污水處理率將由目前的50%提高到86%,同時,縣城的污水處理率由8.6%提高到82%。
屆時,全省污水處理廠將達到147家,日處理污水能力增至820多萬噸,將有效減輕城市污水對遼河的污染負荷。明年,我省沈陽和大連兩市的污水處理率將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