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留壩縣作為漢中市石門水源地通水投運,正式擔負起為漢中市民供應優質地表水地方職責。近年來,留壩縣持續加強縣域水環境保護和治理工作,確保一江“清水”永續北上,供京津、送西安、至漢中。
留壩縣境內河流縱橫,大小河流約233條,流域面積50KM2以上的河流共有16條,湖庫有5個,出境斷面水質常年穩定達到地表水Ⅱ類標準,水環境質量穩居全市前列。
建立機制夯實責任。2017年啟動河湖長制,全面建立縣、鎮、村三級河湖長制,設立縣鎮村三級河長110名,河道警長6名,落實河湖長制責任部門17個,設置河長公示牌61個,實現了全縣所有河流全覆蓋,做到了每條河流有人管。
常態化推進河湖治理。多部門聯合執法,扎實開展“碧水”保衛戰、清澈行動、“清四亂”、河道亂象整治等專項行動,實行“清單制+掛號制”,河道違法問題發現一處、清理一處、銷號一處,完成全縣16條河流確權劃界工作,切實維護水清岸綠;持續發動“全員參與、共同護河”群眾行動,組織開展河道環境綜合整治活動,提高了全民愛河護河的意識。
科學化監管監測。發揮河長制智能綜合管理系統APP作用,開啟“掌上巡河”,巡河頻率逐年遞增態勢,實行巡河“一月一提醒、一月一檢查、一季一點評、半年一考核”制度,監督三級河長巡河到位;投資27.7萬元在全縣生態敏感區安裝監控19個,實現河道亂象監測、水勢情況等“網絡化”監控管理,數字化視頻遠程執法,彌補了“人巡”的缺點;太白河水質自動監測站、八里關水質自動監測站“雙站”運行,實時向省市傳輸水質數據,同時委托第三方水質監測評估機構,每月開展取樣監測、水質評估,在網站公示監測報告接受監督。
精細化防控管理。堅持“綠色發展”戰略引領,嚴把項目環評審批關,對影響水環境的“三高”項目堅決否定不予審批;推進涉水重點企事業單位填報排污許可證,落實排污企業證后監管制度,對13件涉水企業嚴格執行年報和環境監測;作為西北、西南危化品運輸車輛主要通道,出臺印發了《危化車輛事故應急處置方案》,成立了留候交通運輸安全檢查站,設立鐵佛殿應急物資儲備庫1處,危化品運輸車輛倒灌轉運場地3處,多方協助提升應急救援水平,最大限度減少各類危化品事故對水生態環境的危害;2015年以來,累計投資4500萬元用于以農村污水治理、垃圾集中處置為主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先后建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10套,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8座,基本實現了農村垃圾、污水集中處置設施全覆蓋,為鄉村環境治理提供了硬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