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廈門的技術可以幫我們解決這一問題,那就太讓人高興了。”昨日,來廈訪問的毛里求斯工黨總書記維拉索米與三達膜科技(廈門)有限公司董事長藍偉光博士相談甚歡,并初步達成了《基于膜分離技術海水淡化項目》的合作意向。
上個月,中共中央候補委員、福建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何立峰率中共友好代表團對毛里求斯進行了友好訪問,受到熱烈歡迎。毛里求斯執政的工黨主席貝爾波女士和總書記維拉索米當時均表示要訪問廈門。果然,一個月未到,他們就來了。
此次訪問廈門,貝爾波女士和維拉索米對水處理技術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昨日他們到三達膜科技(廈門)有限公司進行現場走訪。
“這是大樓的污水,這是經過MBR設備處理后的水。”在一臺設備前,藍偉光博士指著一黑一白的兩瓶水介紹道,這引起維拉索米很大的興趣。藍偉光博士說,傳統的污水處理系統占地很大,但MBR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卻只需占用很小的地方便可以對大樓的污水進行處理,“只要占用約兩個車庫的位置,整棟大樓的污水便可以實現循環使用”。
海水淡化技術則是貝爾波女士和維拉索米此次三達膜公司之行的關注點。維拉索米說,毛里求斯的日常用水有60%是地下水,40%則來自島上的幾個大水庫,由于地下水開采量過大,毛里求斯今后水資源狀況并不樂觀。
維拉索米還表示,毛里求斯還有一些附屬島,島上水源更為匱乏,當地地下水水質比較咸,以前曾用化學試劑進行沉淀處理,但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
在與藍偉光博士深入交流后,維拉索米興奮地表示,可以拿出一座人口約4萬人的小島進行基于膜分離技術的海水淡化試驗,對當地抽取的地下水進行處理,使之成為適合飲用的水源。據了解,這座小島上的居民每天需要4000噸左右的淡水,但因為水處理技術相對落后,當地居民經常喝不上干凈的水。
藍偉光說,毛里求斯是“非洲的新加坡”,如果雙方合作能夠成功,那么今后公司就有了進軍非洲市場的橋頭堡,可以把膜處理技術中轉至非洲這個極度缺水的地區。
小資料
毛里求斯是非洲東南部印度洋上的島國,面積2040平方公里,人口約140萬,由于政局穩定,經濟政策得當,該國經濟水平及生活質量在非洲和印度洋地區名列前茅。相比于非洲大多數地區,毛里求斯水資源并不十分缺乏,但當地水資源利用率低,浪費嚴重且水處理技術相對落后。(記者 陳毅彬 實習生 辛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