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10時50分,隨著第一輛滿載污泥的密罐車駛入收料間,廣州越堡水泥有限公司處置污泥項目在廣州正式開始試運行。這一目前國內最大的水泥窯協同處置污泥項目設計處置能力達600噸/天,今后廣州市每天排放的2/3市政污泥可在這里得到妥善處理。而且污泥在變成優質水泥的同時,不會產生臭氣。
位于花都區馬溪工業區的廣州市越堡水泥公司,由越秀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和世界第四大水泥生產商德國海德堡水泥集團共同投資組建,是原廣州水泥廠為實現廣州城市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改善、碧水藍天工程而環保遷建的重大工程。屬國家“十五”規劃內水泥工業重點項目和廣東省、廣州市的重點建設項目。
“吃”污泥不會二次污染
目前,政府治水過程中伴生的污泥處理屬于世界性難題,水泥廠如何處理污泥?
越堡水泥總經理張小雄介紹,越堡污泥項目通過利用水泥窯的廢氣余熱烘干污泥,干化后的污泥進入水泥窯焚燒處理,既可替代部分原料和燃料,又可實現污泥的徹底無害化處置。
環保專家介紹,相對于填埋、堆肥需要大量占用土地,且存在二次污染隱患及地質風險,熱電廠焚燒投資高,并會產生飛灰、爐渣等危險廢棄物,水泥窯協同處置是目前無害化程度最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最佳、經濟性最優的固體廢棄物處理方式。越堡水泥公司鄧明佳工程師告訴記者,經過濕污泥接收、輸送、干化、水泥窯高溫處置等工藝流程后,原本有毒有害的污泥可處置分解出煤的替代燃料,每3噸半干污泥可替代1噸原煤,燃燒后產生的灰渣則可作為生產水泥的原料。
鄧明佳介紹,越堡污泥項目以“規模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置市政污泥為目標,已經做到污泥處理過程中無灑漏、零排放以及生產出的水泥產品環保無害。污泥通過全密封罐車運輸,沿途不會發生泄漏和臭氣污染。整個處置過程中產生的污水可循環處理,不會污染附近水體,廢氣則可作為燃燒工具。此外,分解爐內的燃燒溫度穩定在850℃—900℃間,可保證污泥中有害有機物充分燃燒,不會產生二惡英等有毒氣體和造成二次污染。
廣州2/3污泥找到“出路”
據悉,目前廣州市每天的污水處理量為190萬噸,按每處理1萬噸污水產生5噸濕污泥計算,每天產生污泥約950噸。到2010年,廣州因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量將增加到2425噸/天,2020年將增加到3120噸/天。
在越堡污泥項目啟動前,廣州僅有的一家污泥處理廠———津生污泥處理廠的污泥處理能力遠不能滿足城市污水處理的需求。此前廣州水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已經計劃通過越堡公司處理一部分污泥,并再規劃建設3個污泥處理廠,遠期規劃則將建5個污泥處理廠。據了解,目前越堡水泥正在與水務部門協商污泥來源問題。此次越堡水泥投入試運行的共有3臺烘干機,另外3臺也已準備就緒,一旦污泥來源問題解決,越堡公司可以在3個月內達到600噸/天的設計處置能力,可處置廣州每天排放污泥量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