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該市還積極引導僑資投資水利建設。新加坡華僑張水荃回鄉投資200多萬元參與興建官橋鎮自來水廠。蓬華鎮引進僑資100多萬元投資興建山地水利工程。2007年,南安市政府經公開招標引進馬來西亞實康水務集團(僑資)共同投資建設“跨流域調水工程”——南安市沿海三鎮(水頭、官橋、石井)供水工程。該工程總投資3.67億元、總長48公里,供水規模達34.5萬噸/日,工程建設進展順利,石井鎮有望在本月底通水受益。
城鎮農村統籌兼顧 協調并重保民生
南安現有美林、溪美兩家自來水廠,總供水能力為7萬噸/日,供水區域為市區的溪美等三個街道和霞美等三鎮,供水人口16萬人左右。隨著市區人口的增加、三鎮工業園區建設的推進以及南安城區北拓,群眾生產、生活用水需求日益增大,南安市政府正加緊擴建美林水廠,并著手相關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據了解,擴建后的美林水廠供水能力將提高至10萬噸/日,整個工程為期三年,總投資達8000萬元,包括源水管道鋪設、凈水廠區建設、20090508lf優化供水管道鋪設等項目。另外,南安沿海三鎮供水工程的建成通水也將有效緩解這三鎮長期供水不足的現狀。
近年來,南安市委、市政府著力改善民生,高度重視群眾的飲水問題,千方百計解決好用水緊張、用水安全等關乎群眾身體健康的飲水難題,使“飲水工程”成為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
多方籌資加大投入 有為運作合民意
要解決群眾的飲水問題,就必須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南安市除了加大政府投入外,還積極利用僑資發展水利,多方發動南安籍僑親及鄉賢捐款興修水利。梅山鎮自來水廠建設中,華僑捐資200多萬元,受益人口達3.5萬人。水頭鎮樸一村自來水供水工程中,僑親、鄉賢捐資達300多萬元……
南安市還加大農村供水工程建設力度,通過鄉鎮水廠管網改造、延伸的集中供水方式,加快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促進農村飲水安全。該市投資近1000萬元,實施五個鄉鎮農村飲水安全項目,截至2008年底,共解決農村2.2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2004年以來,通過“六千”水利工程建設,南安共新建村級通水工程269處,總投入資金5500多萬元,總受益人口達32萬人。
科學規劃注重長遠 持續發展暖民心
南安多山、地勢復雜,各地方的飲水問題呈現不同的特點:中部局部地區存在地下水含氟超標問題;西部、北部農民多數飲用山泉水,部分山泉水中所含鐵、錳等礦物質超標;沿海地區存在地表水資源短缺、海水倒灌問題。為此,南安市水利局等相關部門深入基層,完成了2009年度飲水安全工程調研,已報省發改委批復,計劃投資2969萬元,建設10個鄉鎮的飲水安全工程,覆蓋飲水不安全人口6萬多人。“十一五”期間,該市可為8.29萬人解決飲水不安全問題。
飲水安全工程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南安市一貫秉持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理念,規范工程建設。對于城鎮周邊地區及沿海地區,推行水廠管網延伸措施;對于較偏遠但水源條件好的山區,推行生物慢濾水處理設備技術和配套的反沖洗水處理設備技術;對于中部有水源但水質污染的地區,推行高效一體的凈水機,全力保障每處飲水安全工程有較為完善的凈化消毒配套,實現“一戶一表一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