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在山東省商河縣尹巷鎮大王集村自來水廠竣工儀式上,村黨支部書記王少泉激動地對記者說:“今天,我們大王集村降氟水廠投入使用了,周圍10個村莊的4000多人,終于喝上安全水了。你看看,來了這么多鄉親,多高興啊!”2006年,商河縣為徹底解決“高氟水”危害,實現農村飲水安全,結合村村通自來水工程,按照“規模化發展、標準化建設、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經營、專業化管理”等“五化”治理模式,投入1.2億元,采用“新型濾料活性沸石吸附降氟技術”,建設了31處降氟改水工程,使50萬農民喝上了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自來水。
商河水務局局長井國華介紹:“商河地下水含氟量嚴重超標,氟離子平均含量為3毫克/升,最高達7毫克/升以上,超過國家飲用水標準3倍。長期飲用高氟水,輕者表現為氟斑牙,重者導致氟骨癥、羅圈腿、羅鍋腰、四肢癱瘓等。”
為徹底解決農民飲水安全問題,2006年商河縣委、縣政府確定:把降氟改水作為一項重點民生工程,列入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為此,商河聘請省市水利專家,通過實地考察和科學論證,結合村村通自來水工程,編制了《商河縣農村飲用安全水工程實施方案》,提出了“五化”治理模式,在沙河鄉、韓廟鄉、懷仁鎮、尹巷鎮等六個試點工程成功基礎上,全面推廣了“新型濾料活性沸石吸附降氟技術”,運用沸石吸附和離子交換的雙重功能,除掉水中超標的物理、化學、毒理學物質和重金屬離子等。
為解決降氟改水治理投入難題,商河按照“政府投入與社會籌集相結合”的籌資思路,采取“政府補助、企業參與”市場化運作機制,縣財政安排3000萬元,水利部門投入6639萬元,鄉鎮籌集1800萬元,企業投入561萬元,解決了1.2億元工程投資。
為確保降氟改水工程質量,商河實行了“三制、四統一”制度。“三制”,即招標投標制,在媒體上發布招標公告,邀請專家評標,由紀檢、審計等部門監督;工程監理制,聘請權威監理單位,實行全程監理;質量終身負責制,聘請法律顧問,負責與供貨廠商和施工單位簽訂合同,對轉包分包的中標單位,堅決予以辭退。“四統一”,即統一規劃,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進行設計;統一標準,嚴格按照工程設計和技術規范進行施工,嚴禁私自設計和私自施工;統一監理,實行監理人員一票否決制;統一驗收,階段性驗收不合格的,堅決返工,所有工程驗收合格后,發給完工證。
為確保供水質量,水務部門投入150多萬元,建成了水質監測中心和8個水廠化驗室;購置了原子熒光分光光度計、氣相色譜、液相色譜、離子色譜等檢測儀,可檢測60多個指標配置;配置了“在線監測儀”,建立了水源水質預警系統,隨時了解水質狀況,調整工藝參數,確保水質達標;建立了“給水管網水利模擬系統”,及時了解整個管網壓力、流量、水質等情況,提高供水可靠性。
在供水工程管理上,堅持“建管并重”原則,實行“建管分離、分級負責”管理體制。縣水務局負責進行宏觀管理,主要負責技術培訓、指導和監督;降氟改水工程建成后,移交鄉鎮管理,以鄉鎮水利站為依托,成立“用水協會”。“用水協會”由鄉鎮分管領導任會長,供水站所在村莊支部書記任分會長,用水村莊的村民代表為會員,具體負責供水、核價、收費、維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