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訊污泥如何處理,是全球性的難題。杭州蕭山區傳來好消息說,由浙江環興機械有限公司聯合清華大學共同研發的污泥噴霧干燥焚燒處理項目,不僅能使污泥減量90%以上,經過干化焚燒后的廢渣完全無害,可用于制磚鋪路,而且比進口設備還節約了五分之四的購買費用和三分之二的處置成本。這項技術填補了國產設備對污泥徹底無害化處理的空白。
據悉,這項技術與別的污泥焚燒技術最大的不同在于“噴霧干燥”工藝。這種原本用于化工行業的成熟技術被創新地應用于污泥焚燒處理,在國際上也屬首例。
日前,記者在國內首個試點運行地——蕭山城市污水處理廠看到,這套設備主要由噴霧干燥塔、回轉式焚燒爐、煙氣處理裝置組成。污泥先經過打漿,變成流汁狀的泥漿,然后通過螺桿泵輸送到直徑8米、高50米的噴霧干燥塔,奇妙的反應發生了:塔里設有特制的霧化器,流汁狀的污泥進入霧化噴咀,變成了蒙蒙泥霧,在與塔頂550℃的熱空氣的接觸后瞬間蒸發,含水率從80%降到15%,成為顆粒狀干化污泥。這些污泥再通過焚燒窯快速徹底的焚燒,最后成為絕干泥渣,看上去就像顆粒均勻的紅色沙子。
浙江環境監測中心的檢測數據顯示,這些紅沙完全固化穩定,無論是浸泡還是其他各種試驗,都無重金屬等有毒物質析出。浙江環興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俞其林向記者介紹,10噸污泥經過這樣的處理最后變成一噸細沙,可用于制磚,實現零填埋。
現在的蕭山城市污水處理廠,每天有300噸左右的污泥全部進入焚燒裝置。“這是什么概念呢?如果填埋的話,每天300噸污泥每年要消耗15畝土地,還沒算污泥對土壤和地下水造成的二次污染呢。”該廠工作人員說。
那么,焚燒會不會產生有害氣體比如說二惡英呢?俞其林向記者解釋,污泥在窯中焚燒產生的有害氣體,在系統中保持850℃高溫停留2.5秒鐘以上,就可基本消滅,而塔底尾氣則通過除塵、除霧、除臭、凈化,環保達標后經煙囪排空。
污泥無害化處理,一直以成本大、代價高而令業內企業頭疼。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正在運行同類工藝的只有上海一家污水處理廠,該廠花費數億人民幣從國外引進了一套污泥干化焚燒設備,每噸污泥處理成本高達300元。而“浙江環興”自主研發的這套設備價格僅為國外同類設備的五分之一,運行、維護費用為其三分之一,每噸污泥的處理成本只要100元左右。
目前,我省已經運行有128座污水處理廠,據不完全統計,每天產生的污泥在10萬噸以上。我省規定:到2011年,所有的污水處理廠都必須上污泥處置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