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從全省污水處理廠污泥環境管理工作現場會上獲悉,無錫市開發出獨特的污泥調質深度脫水、自持焚燒的工藝技術路線,已成功應用在多個項目中,不僅為當地污泥處置找到了新路徑,還為破解這個全國性環保難題提供了新借鑒。
據了解,無錫72家污水處理廠每天產生污泥1500噸,原先主要處理方式為填埋、焚燒,或進行制磚、堆肥等綜合利用。實踐表明,上述做法極易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為此,無錫市借鑒國內外經驗,因地制宜,開發出污泥調質深度脫水工藝,這項工藝的應用能夠使含水率95%以上的污泥一次性脫水至60%以下,體積減小50%,大大降低了后續處理處置的難度和處置的成本。
而深度脫水后的“泥餅子”含有一定比例的有機質,具有相當的熱值,在專用焚燒爐中無需外加輔助燃料即可自持燃燒,焚燒產生的煙氣被導熱油吸收,作為污泥干化的熱源。而自持焚燒,實現了最終的減量,也讓城市較為徹底地杜絕污泥二次污染的“后患”。
據了解,這套工藝技術不僅適用于城鎮污水處理廠,在印染、紡織、造紙等工業廢水處理廠也得到了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