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16日,遼河石化公司超稠油污水預處理裝置運行7年來,共回收污油8萬余噸。
遼河石化的稠油加工量占原油加工總量的75%。由于稠油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污水不同于常規原油的加工污水,具有有機物含量高、生化降解性能差等特點,如果采用常規技術手段,很難達到排放標準,當時國內還沒有可借鑒的成熟技術。
遼河石化公司經過科研攻關和工業應用探索,集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稠油污水處理技術,不僅解決了稠油污水處理這一世界難題,而且實現了稠油污水70%回用,最大限度實現污水的資源化利用。
“為有效處理稠油污水,公司將稠油污水劃分為高濃度含油污水、含硫污水、堿渣污水、含鹽污水以及低濃度含油污水等5大類,然后按照污水性質的不同,實行分類處理,分而治之。”遼河石化安全環保部門工作人員說。
據了解,為了進一步將稠油污水“吃干榨盡”,每種污水都有相應配套的預處理裝置。污水經過預處理后,再進入污水處理場進行集中處理,不僅減少了對終端污水處理場的沖擊,而且將污水中的“寶貝”又撿回來了。污水中提煉出油進行回煉,回用污水主要作為除鹽水裝置原料水、循環水補水、綠化水、消防用水等,為公司節約了大量新鮮水。
以超稠油污水預處理裝置為例。這個公司擁有國內首套超稠油污水預處理裝置。超稠油污水預處理技術是遼河石化針對超稠油污水處理這一世界難題,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聯合開發的一項專利技術。這套環保裝置2005年建成投產,主要解決超稠油脫水沖擊污水處理場的問題,后經技術改造,不僅能處理超稠油污水,而且能夠處理公司各裝置的電脫鹽污水。超稠油污水預處理裝置建成后,污水中稠油的回收率達到95%以上,污染物負荷降低了90%。
“稠油污水不僅在處理上非常棘手,而且由于重油加工過程中,需要進行深度加工,工藝流程長,所消耗的新鮮水量非常大,因此,隨之產生的污水量也非常大。別的煉化企業煉制1噸油,需要消耗1噸水,我們煉制1噸油,得消耗2噸水。”遼河石化一位科技人員這樣對記者說。
從理論上來說,稠油加工的水耗應該高于稀油加工的水耗。但是,遼河石化采用先進的技術措施,通過污水深度處理回用,使公司的水耗指標大大低于稀油加工的水耗指標,排名位于集團公司前列。
這個公司科學優化產品結構,大力進行污染減排工作,實現了增產不增污。數據表明,目前,遼河石化原油加工量已由2008年的441.24萬噸增加到2012年的513萬噸,COD(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卻由2008年的218噸降到2012年的158噸,COD排放濃度由100毫克/升降到43毫克/升。
同時,為了進一步將稠油污水“吃干榨盡”,遼河石化正在進行稠油加工污水“零排放”工程,從水系統優化集成技術、高濃度含油含鹽污水的綜合利用與水質調控技術、機泵冷卻水回收再利用、煉化污水“零排放”技術體系與配套管理系統四個方面開展專題研究,力爭在2年至3年內,通過關鍵技術開發與整合,突破技術瓶頸,完善配套管理技術,向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率、低排放的發展模式轉變,實現污水全部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