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濰坊亞星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利用相鄰造紙企業的固體廢棄物“白泥”取代石灰石,直接在反應池內中和酸性廢水,初試成功。按照試驗結果,如果用“白泥”取代石灰石,年可節約400多萬元。
過去,亞星污水處理裝置處理酸性廢水,每天需要中和劑石灰石100噸左右、電石泥45噸左右,約需費用1.21萬元。坐落在亞星工業園附近的一家漿紙企業,每天外排“白泥”100余噸,其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鈣和部分氫氧化鈉,極易造成二次污染。為了變廢為寶,實現綜合利用,經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協調,亞星組織安全環保處、生產技術處和環保車間,對以“白泥”取代石灰石和電石泥中和酸性廢水進行了可行性論證,然后將其直接填入反應池進行了初步試驗,發現其具有反應快、殘渣少等優點,隨后逐步加大了“白泥”的填入量,停用了部分石灰石,并著手制定污水處理裝置改造方案。
若能從“白泥”中提取氫氧化鈉作為最終中和劑,很有可能完全取代石灰石和電石泥,不用花費一分錢,就能中和公司全部酸性廢水。這是該公司下一步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