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在平原中德泰興環保科技裝備有限公司采訪時了解到,由該公司研發的污水、固廢一體化焚燒裝置,在實現高濃廢水“零排放”的同時,利用分布能源梯級利用的整合工藝,幾乎實現廢水及固廢的“零成本”處理。該技術于2018年11月被中國化工環保協會評為“石油和化工行業環境保護與清潔生產重點支撐技術(設備)”。
據介紹,當前,化工行業的高鹽、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面臨著處理成本高、工藝路線復雜、運行穩定性差等一系列挑戰和難題。而該公司自主研發的污水、固廢一體化焚燒裝置很好地解決了上述難題,具有處理能力大、運行費用低、安全性高等優點,為許多企業解決了困擾。
據該技術主要研發人、平原中德泰興環保科技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武中臣介紹,該技術的一個亮點是近“零成本”處理。“我們在傳統焚燒技術的基礎上,對工藝不斷優化與改進,設計了蒸發濃縮預處理+焚燒+余熱回收的工藝路線。其中,余熱回收裝置可用于副產蒸汽,處理污水的費用和回收蒸汽所創造的經濟價值基本持平,可達到近“零成本”處理污水。另外,由于固廢本身存在熱值,燃燒后的熱量與余熱回收的熱量副產蒸汽,還會使企業在處理固廢的同時實現盈利。
利用該技術,高含鹽、高濃度有機廢水經過濃縮預處理,又經噴射器噴嘴霧化后進入焚燒爐一燃室、二燃室,在高溫下使有機物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或者無機物,有機物焚毀率達99.99%。焚燒后中水可回用,達到廢水的“零排放”,焚燒后的煙氣經過脫硫、脫硝、除塵等裝置后基本實現達標排放。整體工藝及設備集成化程度高,具有先進的自動化控制系統,安全系數高。目前該技術已取得多項發明專利。
“在蒸發濃縮預處理階段, 由于傳統蒸發器多存在能源利用率低、設備的高度空間占用大、運行所需蒸汽壓力大等問題,為進一步節約能源,降低成本,我們還自主研發了蝶式蒸發器。”武中臣介紹說,蝶式蒸發器把分離器與加熱器整合為一體,蒸發面積更大,熱能利用率更高。蒸發器的列管橫向三流程布置于蒸發器中,使換熱效率達到最大化。
據了解,目前該技術已在多個項目中得到應用。中德泰興環保公司承接的某化工公司污水、固廢處理項目,高鹽有機廢水蒸發處理量可達100噸/天;蒸餾廢液焚燒處理量達20噸/天,固廢處理量達10噸/天,有效解決該化工廠面臨的“三廢”處理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