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運轉資金、缺乏專業人才,管理體制不順等一系列問題,致使眾多鄉鎮耗資數千萬元建設的污水處理廠成了昂貴擺設,甚至形成新的污染源,已成為全國通病。6日,武進區水利(務)局局長周良法,作為全國縣區水利系統唯一代表,在全國水利工作會議上介紹“武進經驗”。 1999年武進被確定為全省首批水務一體化試點單位。水利、供水、排水三大行業,城市防汛、城市供水、污水處理、水資源管理、水環境整治五大職能歸并到武進水利(務)局。該局從“供水”入手,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將自來水管網延伸至村,有效保障了生活、工業和環境用水。在疏通“上水道”的基礎上,武進區從2006年起,積極探索“下水道”——污水行業管理新機制,推進城鄉污水處理一體化。 據武進水利(務)局副局長是峰介紹,目前該區鄉鎮污水處理廠共有政府投資、企業投資、BOT、TOT和政府企業共同投資等五種建管模式。在具體運作過程中,五種模式暴露出了共同弊病——由于鄉鎮財力有限,管理體制不順,缺乏專業技術人才,導致運行效率低、管理水平低,少數污水處理廠由于處理技術不過關成為潛在污染源。 為破解這道全國難題,武進區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探索建立城鄉污水處理一體化機制。在管理體制上,組建區排水管理處,主要負責污水處理工程的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和統一監督以及污水處理費征收。在運行體制上,組建江蘇大禹水務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污水處理工程的投資建設、運行管理等。對主要指標測定收購金額,按時序出資收購所有權,同時引入市場機制,交由全國頂尖的水務運營商托管。通過專業公司管理,不僅有效降低了運行成本,而且使污水處理達標排放,企業有盈利空間。 4日,區排水管理處與鄒區鎮政府簽約,以2780萬元收購鄒區鎮日處理規模為1萬噸的污水處理工程及污水提升泵站和管網等配套設施。目前區水利(務)局已籌措1.8億元資金,年內還將收購禮嘉、橫山橋、橫林等6個鎮的污水處理設施。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建司司長張悅對武進污水廠委托運營模式表示充分肯定。(姜玉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