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利水電工程為核心,大力發展潛力業務,完善業務鏈
公司是廣東省水利水電工程行業龍頭,并逐步向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城市污水處理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經營方向發展,改變了以往毛利率偏低、利潤和現金流相對缺乏穩定性的單一業務結構,降低了業務單一風險。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多元化發展雛形初現。
公司目前主營業務為建筑工程施工(涉及水利水電工程、市政工程、機電安裝、地基與基礎、房屋建筑等),水利發電(08年后形成穩定收入來源),風力發電(將在09年底建成投產)。作為廣東最大水利水電建筑施工企業,水利水電工程、市政工程(以地鐵為主)業務收入占公司營業收入比保持在75%以上,而水利水電施工所占比例最大,一直維持在50%以上。在廣東省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中占有55%以上的市場占有率。公司資產規模、主營業務收入、盈利能力在廣東省水利水電建筑施工企業中排名第一。
公司98年以前業務主要集中于廣東省內,98年后進入西南地區,目前業務范圍涵蓋全國15個省,逐漸由區域性水利水電建筑企業發展成為全國性水利水電建筑企業。
與前幾年相比,07年公司毛利率是歷史低點,08年中期毛利率明顯提升。07年毛利率的下降事出有因:1、根據財政部相關文件,在07年預提985.73萬元安全生產費;2、07年原在管理費列報的1787萬元職工管理費計入成本。若將這兩個因素的影響剔除,公司07年綜合毛利率11.48%,在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的背景下,毛利率和往年相比表現平穩,顯示了公司較強的成本控制和項目管理的能力。
歷經幾年的上漲后,建材價格在08、09年面臨回落壓力,預計將對公司的經營產生積極影響。
充足的訂單較好保障了未來持續成長
08年初至08年8月公司承接工程訂單15.12億元,加上07年底結轉工程61.79億元,目前公司正在履行的工程合同總價為76.91億元。公司07年總收入為22.02億元。公司的合同儲備量為07年業務收入的3.49倍,充足的訂單較好地保障了未來持續增長。
全國水利建筑市場投資持續增長,前景可期
水利建設市場廣闊,前景可期。“十五”期間,我國水利建設得到高速發展,累計完成投資3653億元,較“九五”增長34.5%。“十一五”期間,我國將在保持原有建設投入力度的同時,充分吸納社會投資,擴大水利建設規模,使中央和地方財政投資保持在較高、合理的水平,水利建設投資將達到5152億元,較“十五”增長41%。在國家重點工程方面,南水北調工程孕育著巨大市場,東線總長1156KM,一期工程投資320億元,中線總長1427KM,一期工程投資900億元,公司承接其中兩個標段的施工任務。
水電工程市場前景廣闊
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國確定了“重點加強電網建設,大力發展水電,優化火電結構,適當發展核電”的電力建設方針。
水力發電是目前最成熟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在世界各地得到廣泛應用。根據2005年全國水力資源復查結果,全國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年發電量為6.08萬億千瓦,平均功率6.94億千瓦;技術可開發裝機容量為5.4億千瓦,年發電量2.47萬億千瓦時;經濟可開發裝機容量為4.1億千瓦,年發電量1.75萬億千瓦時。
2005年底,全國水電總裝機容量達1.17億千瓦,占總發電裝機容量的23%;水電年發電量為3952億千瓦時,占全國總發電量的16%;水電資源開發利用率21.7%。
按《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規劃及中長期規劃》,“十一五”期間,全國新增水電裝機容量7300萬千瓦,到2010年,全國水電裝機容量達到1.9億千瓦;到2020年,全國水電裝機容量達到3億千瓦。水電建設領域市場潛力巨大。
重點發展地鐵業務,市政工程市場潛力大
近年來,公司的市政工程業務發展迅速,07年同比增長34%,08年上半年收入規模已接近07年全年收入水平,主要是承建了一批廣州、深圳及珠三角的地鐵工程,特別是技術要求高、毛利率高的地鐵盾構區間工程,同時還在廣東省內各主要城市承建了多個污水處理工程,而地鐵軌道交通和城市污水處理工程均是廣東地區未來重點加大投資的領域。
按照廣東最近的項目規劃,城市軌道和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項目總投資分別為789.4億元和822.9億元,08年及以后總投資分別為709億元和701億元。大規模的軌道交通建設主要在08年及以后完成。未來廣東地區軌道交通發展迅猛、市場容量大。
以廣州、深圳為例,廣州市計劃到2010年建成250KM的城市軌道交通網,長期規劃超過600KM;深圳市近中期目標建成5條線,總投資超過300億。
盈利預測、估值與投資評級
依照公司合同儲備及各項業務發展趨勢,初步測算,公司08~10年凈利潤分別為0.9億元、1.28億元和1.78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7%、42%和39%。對應08~10年全面攤薄EPS分別為0.33元、0.46元和0.64元。
公司所處的行業景氣提速,且有一定的進入壁壘。參照可比建筑類公司估值水平,給予09年20倍動態PE估值,公司合理價值9.2元。首次給予“增持”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