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來,山東滕州市把環保工作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實施污染減排,積極開展水污染治理,持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認真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全市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目前,主要河流城郭河群樂橋斷面水質COD、氨氮濃度年均值由2007年的60mg/L、4mg/L,分別降至30mg/L、2mg/L以下,城市大氣環境質量符合國家二級標準的天數達到312天。
深入治水,碧水長流魚兒歡
山東滕州市牢固樹立"豐碑刻在青山中,政績留在碧水里"的執政理念,形成了"234"的水污染綜合治理工作思路,并圍繞"保障出境水質達標,保障南水北調水質安全",念好"治、用、保"三字經,走好"點源治理、集中處理、截蓄回用、濕地凈化"四步棋,全市境內河流水環境質量得到極大改善。在點源治理方向,先后投資2億元對36家重點水污染企業實施了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實現了全面達標排放。在集中處理方面,投資2.8億元先后建設了兩家污水處理廠,都配套建設了中水回用工程,出水水質達到回用標準。投資728萬元建設的新源熱電有限公司污泥干化焚燒工程,是國內首家利用10萬千瓦以上機組煙氣余熱干化污泥焚燒的環保工程,既徹底解決了污泥二次污染,又使污泥變成了能源。在截蓄回用方面,投資2.08億元開工建設了城郭河、北沙河截蓄導流工程,建設了10座橡膠壩,逐級攔蓄凈化回用,每年可回灌補給地下水800萬立方米,灌溉農田30萬畝,初步形成轄區水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在濕地凈化方面,投資近8000萬元建設了城郭河濕地、界河入湖口濕地,對廢水進行深度凈化,確保出境水質達到地表水三類標準。
持續治氣,碧空如洗星滿天
為了讓空氣清新怡人,山東滕州市不斷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開展了水泥企業拉網式檢查,關停了25家30條不能穩定達標的水泥機立窯生產線,大幅度削減了水泥粉塵排放量;8家電力企業投資5億多元建設完善了脫硫設施,年減排二氧化硫近2萬噸;取締淘汰燃煤爐灶37臺,治理不達標排放的燃煤爐灶100余臺套,50余家酒店、賓館新安裝了油煙凈化裝置。同時,加大城區大氣污染巡查力度,使城市大氣環境質量進一步好轉。
嚴格執法,環境公平是體現
滕州市環保局在開通審批"綠色通道",提高審批效率的同時,嚴格控制"兩高一資"(高能耗、高污染和資源消耗大)建設項目的環評審批。近年來,共否決污染重的建設項目10個,辦理環保審批手續107個,促進了經濟的科學發展。滕州市還不斷加強環境監管能力建設,投資2000余萬元建成覆蓋全市的環境監控系統,39家重點企業安裝在線監測裝置51臺(套),15家企業安裝了網絡視頻監控設備,提高了監管能力。同時,加強對重點企業、河流斷面、污水處理廠、城區大氣的監督檢查,去年以來,共出動執法人員3275人次,檢查企業3860家次,遏制了污染多發勢頭。加強飲用水源保護,開展了小塑料、小淀粉等土小企業集中清理取締活動,共清理取締小塑料、小淀粉企業200多家,消除了水源污染隱患。環境應急能力建設不斷加強。為完善突發性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成立了環境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分隊,并投資29萬元購置了防護服防毒面具及現場監測設備,進行應急演練,提高了應急處理能力。 (記者 楊軍 通訊員 白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