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之濱、長江口畔,白龍港污水處理廠橫空出世。
這一亞洲最大規模的世紀環保項目,總投資22.22億元,坐擁120公頃土地(相當于40個足球場大?。?,日吞吐各種污水200萬噸,猶如堅守上海城市生態文明的一名衛士。
這名衛士的孕育速度令人驚異———完成原有污水處理系統的升級,新污水處理系統的擴建,使之成為世界第二、亞洲最大的污水處理廠,只花了14個月。
世界銀行的一位副行長在參觀白龍港后,發出感嘆:“這真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工程!”
城市的責任
打造水清天藍地綠的上海,是上海歷屆市委、市政府的追求,也是上海幾代人的心愿。近年來,上海發展目標不再是單一的經濟增長率,而是逐漸步入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軌道。經濟增長和生態保護,已經成為城市天平的兩端,不偏不倚。
建設完善的污水治理體系,有效提高處理率和排放標準,是顯著削減對江河污染負荷,切實承擔城市生態責任的必要舉措和現實選擇。污水處理廠不僅扮演著城市環境“清道夫”的角色,也影響著一個城市的整體文明程度。
上海城鎮污水處理率已達到73%,余下的缺口誰來補?白龍港污水處理廠應運而生。上海白龍港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樊仁毅介紹,經過對原有的污水處理系統的工藝改造和擴建工程,白龍港處理污水規模達到200萬立方米/天,它的吞吐能力約占整個上海中心城區污水處理能力的1/3。
牽一發而動全身。白龍港污水處理廠,也是上海完成國家減排任務的關鍵。市環保局局長張全指出,根據國家要求和上海“十一五”期間主要污染物減排計劃,今年本市化學需氧量減排目標是在去年的基礎上削減4.3%,即新增化學需氧量減排能力1.31萬噸。根據測算,白龍港污水處理廠今年的化學需氧量削減能力可達1.26萬噸以上,從而一肩挑起上海今年新增化學需氧量減排任務96%的重擔。從明年起,白龍港污水處理廠為上海化學需氧量減排的貢獻能力為9.92萬噸/年。
和時間賽跑
一項“巨無霸”工程,相對短暫的14個月。白龍港工程,如何破解這道難題?
市委、市政府專門把白龍港污水處理廠的升級改造寫進了工作報告,市水務局把這項工程列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上海市水務局局長張嘉毅和上海城投總公司總經理孔慶偉向市政府立下了“軍令狀”:保證完成上海“十一五”期間化學需氧量減排目標。毋庸置疑,白龍港污水處理廠是他們的底氣。
2007年的早春,浦東白龍港工地上禮炮齊鳴,樁聲震耳,6000人大會戰就此打響。按照要求,留給白龍港改擴建工程的建設時間僅有14個月,倒排節點、嚴控進度,成為項目組織者唯一的選擇。對組織者和建設者而言,每個階段都是與時間的百米沖刺。
工程前期,需要辦理大量的手續和批文。作為行業主管部門,市水務局主動服務,積極協助城投總公司做好規劃、環保、征地、施工許可等證照辦理。白龍港公司副總經理謝以群和他的同事們帶著筆記本電腦,移動辦公于政府各個職能部門,跑街串樓,諸多請示都是當場“出爐”,拿到批復后又馬不停蹄趕往下一站。就這樣,從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到初步設計批復,歷時僅52天,創下了上海重大工程審批效率之最。
開工初期,每天都有幾百輛重型卡車在現場作業,由此產生的100多萬方土方堆放在哪里?辦法被逼出來了:就地尋找合適的填埋場,既節約成本,又縮短工期。很快,白龍港項目基地周邊出現了一座座綿延的小山,小山又被改造成了一道養眼的景觀。
更大的困難還在后面。去年6月,工地打樁時遭遇江南特有的梅雨季節。不停歇的雨水,一度曾使打樁停工。然而,吃緊的工期,都是以天計算的?,F場指揮者兩眼緊盯天空,只要雨一停,打樁機就開動,把施工進度一點一點搶出來,硬是在3個月內將2萬根樁結結實實地打下去。今年初春,工程又受阻于百年未遇的罕見冰雪。持續50多天的冰天雪地中,大型設備進場變得異常困難,加之大量工人返鄉,影響了工程進度。然而大年初二一早,項目公司就吹響了集結號。
5月12日,震驚世界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此時正值白龍港項目建設的最后沖刺階段。工地上共有70多名四川籍工人,有關負責人第一時間對他們進行了慰問,并送上電話卡,讓他們與家人及時取得聯系。項目公司細致入微的關心深深感動了他們,在工程關鍵時間,他們和來自五湖四海的建設者們共同堅守在工地上。
……
上海白龍港污水處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智勇說:“白龍港項目比常規工程的工期縮短了近5個月,這是科學決策、分秒必爭拼出來的。”
鑄就一種精神
白龍港工程,崛起了一座有形的建筑,更崛起了一座無形的豐碑,那就是創新進取的科學精神、通力合作的協作精神、攻堅克難的拼搏精神和愛崗敬業的奉獻精神。
科學白龍港工程,是升級改造、新擴建,乃至后道污泥處理等多單項、多工種同步交叉施工,作業面龐大、平面布置復雜。形象而言,就是“多兵種聯合會戰”。
科學高效的立體管理模式,是工程按預定進度高效率、高質量推進的可靠保證。工程未動,糧草先行。上海城投總公司抽調一批集約化、專業化、復合化的精干人馬,集結起一個運籌周密、執行力強的項目公司———上海白龍港污水處理有限公司,擔負起神經中樞的作用,全面統領和協調設計、施工、監理、運營等各方參建單位。
精誠協作,無縫銜接,成為參與者們的一種默契。因為有了精誠協作,原本60天的停水調試,提前了7天完成;因為有了精誠協作,江蘇蘇美達集團公司和上海機械設備成套(集團)公司,昔日市場中的競爭對手,相互支援,親密合作。
現任白龍港污水處理廠廠長王榮生從事排水行業20多年,談及參與白龍港項目的感受,他只有兩個字:苦和值。這兩個字的背后,凝結著建設者們的默默奉獻精神。
白龍港公司工程部副經理王建中的父親因病去世。家人告訴他,父親臨終留下了對他的遺言:為了白龍港,好好干!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時,上海市第一市政工程公司施工員范希平正在海底18米下的隧道例行檢查。當他下午4時30分返回地面得知地震后,又帶領質量員進入隧道,將1.8公里的海底隧道沿線、近800個接頭,一一嚴格檢查,直到次日凌晨2時才確認完畢。#p#分頁標題#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