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河套水務集團公司牽頭承擔的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簡稱“水專項”)開始在烏拉特前旗西小召鎮和新安鎮實施。
“水專項”是國家設立的十六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該項目是建國以來投資最大的水污染治理科技項目,總投資300多億元。巴彥淖爾市與寧夏被列入國家“水專項”研究范圍,作為子課題三,承擔著“灌區退水污染濕地生態修復與溝渠回灌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的研究任務。該項目是一個長期的試驗示范項目,巴彥淖爾市承擔部分在“十一五”期間每年投資為930萬元,到了“十二五”期間將翻番。項目由河套水務集團公司牽頭,邀請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中國農科院環發所、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內蒙古農業大學、市水科所和市環科所等科研單位聯合完成。
項目在烏拉特前旗新安鎮和西小召鎮北場附近實施。項目以“源頭減量、過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結合”為總體技術路線,主要針對黃河上中游農灌區氮、磷、COD等典型污染物對灌區水體和黃河水質的影響,圍繞灌區農業面源污染的特征、動因和建立退水污染控制科技支撐體系的總體需求,重點攻克農田與設施種植氮磷合理減量與清潔生產、農業面源污染源頭減量與結構調控、規模養殖廢棄物處理與農田安全利用、村鎮生活廢棄物處置與循環利用、退水的生態溝渠攔截修復與循環利用、入河退水的生物與工程復合凈化等6大關鍵技術。通過研究和示范,將有利于探索基于黃河水質要求的烏梁素海水量平衡能力,構建烏梁素海綜合治理和生態系統修復的關鍵技術,使之既能發揮對灌區農田退水污染的消納作用又能恢復自身生態平衡的長久穩定,保障黃河水質的安全和烏梁素海生態效能,提出融農業退水、黃河引水、擴容蓄水等于一體的綜合調控與利用方案,探索并建立農業面源退水污染控制的政策機制和管理模式。項目區控制范圍暫確定為2萬畝,通過努力,將打造成巴彥淖爾市現代農業的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