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省環保廳獲悉,為防止汛期和退水期發生重大水污染事故,確保人民群眾飲水和工農業用水安全,全省環保部門將加強全省汛期水污染防治,開展環境安全隱患排查,完善預警制度。
省環保廳要求,各級環保部門要高度重視汛期次生環境災害的防范和應對工作,要以保障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安全為重點,迅速組織力量對本轄區內重點污染企業、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尾礦庫和危險化學品企業進行全面排查,對存在污染事故隱患的,要限期整改;對有重大隱患,可能造成水體污染的,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清理和整改。
為此,全省各級環保部門將強化環境監管,加強汛期水質監測,重點加強對飲用水水源等敏感水域的環境監測和水質監測工作,監測中如發現水質超標,將采取必要的處置措施。另外,全省將重點加強對造紙、釀造、化工、印染、制革及制藥等重點排污單位和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日常監管,確保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加強跨地區河流交界斷面水質的監管,嚴禁向下游斷面集中排放污水。
據悉,全省各級環保部門將根據當地氣象特征、水文條件和污染源排污情況,制定汛期水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建立環境污染事故預警機制,制定應急措施。各級環保部門建立值班和信息報送制度,一旦發生突發環境事件,距離最近的環保部門立即趕赴現場,開展應急監測,上報有關情況,及時發布信息,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將事故影響降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