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日,太原市九院沙河防洪排水溝在夕陽照耀下,顯得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據了解,像這樣的排洪溝太原多達13條,均未能收入管網進行有效處理,而目前的排洪溝在旱季實為臭水溝。
任華杰攝

陽曲縣北白水泥制造有限公司未按竣工環保驗收要求在2008年9月前完成料場、煤堆封閉儲存和噪音處理任務,且物料堆放侵占了農田,污染耕地。圖為2009年9月1日,該公司仍在違法生產。
任華杰攝
生產建設“不差錢” 環保投入“羞答答”
本報訊 (記者張雋波)一塵不染的車間,綠樹成陰的廠區……8月31日,“三晉環保行”記者團在山西昆明煙草有限責任公司采訪時,整潔漂亮的廠區環境給記者團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但令人遺憾的是,這樣一個日產值上千萬元的企業,卻在試生產兩年來,遲遲沒有按照《環境影響評價報告》中的相關要求建設污水處理站,違反了國家環評法中的“三同時”制度(污染治理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
“污水處理站選址距離居民區太近,污水本身就有氣味,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垃圾也有氣味,處理不好周邊居民會有意見。”該公司副總經理李稚宏這樣解釋沒有建成污水處理站的原因。據了解,自該公司進行成功改造后,企業效益一直十分可觀,對于省環保廳要求的鍋爐脫硫、循環冷卻水回用等問題也都得到了很好落實,但對于投資數百萬元建設污水處理站的問題,至今還沒有明確方案。
“三晉環保行”副團長、省環境監察總隊副總隊長許榮民介紹說,山西昆明煙草有限責任公司試生產兩年都沒有建設污水處理站,已經違反了《環評法》。按照規定,在試生產的3個月內,企業如果沒有通過竣工驗收,執法部門有權要求其停產整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