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記者從省建設廳獲悉,今年我省將按照海綿城市建設要求,提高排水防澇水平,切實消除易澇點,對于短時間內難以消除的易澇點,要設立公眾警示標記及人防設施。
近日,省建設廳下發《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加強2017年城市排水防澇汛前檢查確保安全度汛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我省各地要按照編制完成的城市排水防澇規劃,制定排水防澇設施建設計劃并加快建設進度。要對本地區進行全面的排查,對易澇點逐一制定防澇方案,要按照海綿城市建設要求,提高排水防澇設施標準和能力,消除易澇點。對于短時間內難以消除的易澇點,要設立公眾警示標記及人防設施,確保安全度汛。與道路交通管理部門保持聯系,及時掌握道路、橋梁出現內澇等情況,在第一時間做好交通管制,以便順利開展搶修搶險工作。
在汛前對排水管網進行全面疏通,對具有排澇功能的河道要及時清疏,保障汛期雨水行泄暢通。要加強設施巡查養護,強化井蓋安全管理,注重人員安全防護。同時,要求城市在構建城市排水設施地理信息系統基礎上,與氣象部門建立預警信息共享和風險會商聯動機制,建立城市內澇風險評估制度,提高內澇預判水平,公安、交通、水利等部門聯動協調,及時共享信息,合力應對內澇災害。
什么是海綿城市?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降雨時,下墊面能對雨水有效地滲透、調節、儲存、凈化,需要時又可適當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