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標的較為稀缺的水處理行業中,作為水處理系統專業服務商的萬邦達和碧水源頗受市場熱捧。在遠大行業前景和較高行業門檻的合力作用下,兩家公司都以較高市盈率登陸證券市場?;谛袠I高速發展前景之上,公司的后續經營又存在多少變數呢?
持續性成長是投資者選擇一家公司的重要因素。當然,兩家公司的業務互相存在差異。萬邦達主要業務對象為煤化工、石油化工、電力等行業的大型企業。與之相比,碧水源的業務則更為趨于“民用”。雙方所面對的市場前景都十分廣闊。
新型水處理前景廣闊
煤化工、石油化工等行業屬于關系國家能源戰略及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國家推動其有序發展,行業前景良好,其中,神華集團和中石油集團未來投資規模巨大。萬邦達的招股書中列舉了神華集團和中石油集團的多個投資項目。顯然,通過此前的業務合作,萬邦達將在相關項目上具備相當的競爭力。
作為我國MBR(膜生物反應器,是一種由膜分離單元與生物處理單元相結合的新型水處理技術)項目先鋒企業的碧水源所迎來的是旺盛的MBR項目市場。數據顯示,我國MBR項目市場份額從2004年的4000萬元發展到2008年超過16億元,呈現逐年加速增長的趨勢。據預測,國內MBR市場需求將以50%至100%的年增長率高速增長,大大高于國際平均增長率。2010年,國內MBR項目的市場需求預計將達到100億元,占污水處理市場的份額將達到8%,2015年的市場需求將達到300億元,占污水處理市場份額將達到27%。
兩公司面臨兩大問題
以兩家公司在手訂單的角度來看,公司往后幾年的業務已有所保證。但都存在對主要客戶依存度太高的特點。數據顯示,萬邦達近三年營業收入來源于神華集團、中石油下屬公司的比例分別為7.61%、98.80%、99.53%。同樣,近三年,碧水源前五大項目的營業收入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75.73%、73.40%和68.26%。同時,兩家公司都準備培育后續服務這一價值增長點。因此,接下來對市場開拓將決定公司往后的業績水平。
伴隨國內水處理市場的不斷擴大,兩家公司的經營業績都于近年出現爆發性的成長。萬邦達2007年度、2008年度、2009年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492.51萬元、3.76億元、4.77億元。2008年后,公司的經營業績明顯上了一個臺階。碧水源2007年、2008年、2009年歸屬于發行人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7062.84萬元、7482.31萬元和1.07億元,總體上來說正處于高速發展的狀態。
然而有業內人士指出,經營業績的高速增長,對于高科技企業來說是一把雙刃劍。該業內人士表示,“水處理行業不像那些勞動密集型的行業。它在歐洲是被歸類于高科技行業之中。核心員工以技術工程師為主。因此在公司業務大幅增長的同時,人才儲備是否能跟得上,決定了公司的發展前景。萬一人才出現斷層,那么在手的眾多項目便將如鯁在喉難以下咽。”顯然,完成上市融資后,較為寬松的現金流為公司擴充人才儲備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至于如何用好這一部分資金,則成為考驗公司高層管理水準的問題。
兩者盈利模式有差異
從盈利模式上看,兩家公司都或多或少的突出其運營后續服務的收益可能性。
萬邦達將其稱為“托管運營業務”,即為客戶提供水處理系統“全方位”、“全壽命周期”服務。公司希望通過托管運營業務,獲取運營管理期的長期持續收入,收入構成由系統建設期顯性資金收入拓展到運營管理期隱性持續收入,實現豐厚利潤。形式上來說,這將是一個長效的經營模式,是“總承包”模式提供系統建設期服務的后續。然而數據顯示,2008年和2009年,公司工程承包項目收入占去公司全年營收的90%以上。因此,托管運營業務仍然還需要經歷一個培育期。
碧水源則突出了其后續服務中的膜材料更換內容。從經營商上說,定期更換膜材料有利于綁定客戶。MBR處理系統每隔五年需要更換膜材料,且需要從原提供商更換。公司表示,在國內MBR系統已占據60%的市場份額,較高的存量客戶將為公司貢獻長期穩定的收入。公司表示,在北京承建的MBR項目于兩年后陸續進入膜材料的更換期,將為公司帶來新的業務增長點。
值得注意的是,碧水源正在努力做大膜材料的自主量產。有業內人士表示,自主量產可大幅度降低公司成本,從而為公司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先天優勢。但是,自主量產的膜材料在質量上是否能與國外同類產品匹敵,仍存在著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