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陵縣興豪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馮忠軍從污水處理站生化池提上一桶廢水,不到5分鐘就變得清澈見底了。“這是使用污水活性菌處理過的廢水,這些廢水還要在生化池呆上72小時,才能放掉。”馮忠軍介紹說,污水從進集水池到排放口,要經過19道處理工序,經過嚴格處理才達標排放。每年花費230多萬元,處理污水43萬立方米,投資是大了點,但我們不能只顧賺錢,更應該注重保護環境,這是我們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
該公司2006年投資5500萬元建設了占地面積8萬平方米的新廠,2008年又投資8000多萬元,上了環保新型成品皮深加工項目。該公司在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不斷加大投入做好污水處理工作。2007年投資700萬元上了一期污水處理設備,對企業所產污水進行處理。2008年2月份,公司又投資1137萬元上了二期深化處理項目,對原來的污水處理站進行升級改造,全廠雨水管路和污水管路實行分流,當年通過了環保驗收投入運行。 “污水處理站的處理關鍵環節有兩個,一個是生化池;另一個是絮凝劑的使用。”馮忠軍介紹說,在二期深化處理項目改造之初,他咨詢德國、美國的有關專家,將原有的生化池按標準設計擴大了3倍,僅此一項就多花了200多萬元。在污水處理過程中使用世界知名企業的絮凝劑作為處理原料。同時,廢水在生化池生化時間由24小時延長到72小時以上,廢水徹底生化達到排放標準后,再排放到縣里的企業排污管網。
“以前皮革生產中,牛毛被化成污水,牛毛中含有蛋白質,容易與廢水處理的原料產生反應,增加了處理難度。”馮忠軍介紹說,今年,公司投入100多萬元購進一臺濾毛機,將牛毛過濾出來,與一家牛毛回收公司簽訂了長期回收合同,每年回收資金50多萬元。
在投入巨資提高企業環保設施水平的同時,該公司每年拿出銷售額的10%作為新技術研發資金,從上海、北京等地聘請5名具有先進制革技術和豐富生產經驗的國內著名工程師,創新環保技術和生產工藝。2009年初,公司研發的 “半植鞣生產技術”投入使用后,每年可節約生產成本380多萬元,并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這項技術去年9月獲得 “山東省中小企業科技進步一等獎”。同時,公司創新的 “生牛皮防腐處理” “牛皮防腐殺菌劑技術”等技術的運用,提高了產品質量。今年該公司被評為 “山東省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達標單位” “全省清潔生產單位” “全市總量減排先進企業”和 “全市環境保護信用等級考核A級企業”等榮譽稱號。公司的健康運行帶來了豐厚的效益,1至8月,加工牛皮40萬張,實現銷售收入1.13億元,利稅933萬元。(任相國 修奇 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