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造成福建汀江重大污染9天后,紫金礦業(601899.SH)最終于昨日披露了位于福建上杭的紫金山銅礦污染事件狀況。目前這一事故已導致當地棉花灘庫區死魚和魚中毒約達378萬斤。
昨日緊急停牌的紫金礦業昨日晚間公告稱,7月3日,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突發滲漏環保事故,起因于前階段的持續強降雨。公司目前已經停止銅礦堆場入堆新的礦石。本次事故將對紫金山銅礦濕法廠銅的生產產生重大影響。
位于紫金礦業總部所在地福建上杭的紫金山銅礦是紫金礦業旗下最大的銅礦。目前,紫金山金(銅)礦探明黃金儲量約200噸,探明銅儲量約200萬噸,是紫金礦業的利潤中心之一。
根據紫金礦業2009年年報,其第一大股東為上杭縣國資委旗下的閩西興杭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占比28.96%。唐駿任CEO的新華都集團為第二大機構股東,占比11.69%。
福建省環保廳公布的初步調查結果顯示,7月3日15時50分左右,銅礦濕法廠崗位人員發現儲存待處理的污水池水位異常下降。調查發現,污水池中酸性廢水(主要含銅、硫酸根離子)外滲,通過排洪涵洞排入汀江。事故發生的原因初步查明為:含銅酸性污水池防滲膜多處開裂,引起池內污水泄漏。
據新華網報道,截至目前,汀江流域和位于永定縣境內的棉花灘庫區出現了大面積的死魚和魚中毒浮起現象,據初步統計,僅棉花灘庫區死魚和魚中毒約達378萬斤。
據新華社現場記者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描述,截至12日,永定縣洪山鄉碼頭多達二三十人的打撈隊正將打撈上來的死魚統一過秤后裝入麻袋,用車輛運往填埋場填埋。
紫金礦業副總裁劉榮春昨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辯稱,此次滲漏主要與自然災害有關,不可預料。劉榮春表示,目前上杭縣政府已對水庫死魚按每斤6元進行回收,對魚苗按每斤12元回收。回收款由縣政府暫時墊資,待實際損失核查清楚后最終由紫金礦業承擔支付。
這已經不是這家礦產企業第一次發生類似的污染問題。《新世紀》周刊此前的報道稱,環保部今年5月的通報則顯示,上杭縣紫金山金(銅)礦下田寮滲濾液污水處理系統在未經環保部門批準情況下,自2009年9月停運,現場檢查時仍處停運狀態;尾礦渣滲濾液經收集池收集后,未經處理直接排入后庫。
今年5月,環保部曾經發文通報批評11家存在嚴重環保問題的上市企業,紫金礦業為第一家。通報稱,紫金礦業7家子公司存在著不同類型的環保問題。“這些公司不僅背離了上市公司作為公眾公司應誠實守信的原則,而且放任環保問題可能釀成重大的環境風險,污染環境,損害投資者利益。”環保部的新聞通稿說。
更早的2007年,在首批“綠色證券”試點被核查的37家企業中,有十家未能通過或暫緩通過,其中便有紫金礦業。
#p#副標題#e#除了對于紫金礦業污染的質疑,此次事件更指向紫金礦業遲緩的信息披露機制。此次污染事件發生在7月3日,但紫金礦業一直未對此做出公告,直到昨日被媒體披露,才在晚間發出公告。目前,紫金礦業A股報價5.98元。
值得注意的是,自紫金山銅礦7月3日發生污水滲漏以來,上周未通過公開渠道向投資者公告,且股票繼續正常交易。在7月5日至9日這5個交易日里,紫金礦業A股連續上漲,從7月5日的最低價5.64元一度上摸至7月9日的最高價5.99元,最大漲幅為6.2%。
業內人士指出,雖然該漲幅與此期間大盤上漲有一定相關性,但在出現如此惡劣的環保事故之后,公司未正常公告且停牌,是對投資者不負責任。
昨日,紫金礦業停牌一天,今天復牌。該人士說,上周追漲買入紫金礦業的投資者可能遭遇風險,因為紫金礦業昨晚發布的公告指出,紫金山銅礦的生產將因為此次事故受到重大影響。
“環保門”由來已久
新快報消息事實上,作為國內最大的黃金生產企業,紫金礦業一直都被污染問題所“困擾”。
早在2008年2月,紫金礦業便因存在不良環境記錄而成為首批“綠色證券”政策中10家未能通過或暫緩通過的企業之一,險與登陸A股擦肩而過;去年4月25日,紫金礦業位于河北張家口崇禮縣的東坪舊礦尾礦庫回水系統發生泄漏事故,引起部分當地居民呼吁“堅決取締這個礦”;同年年底,福建龍巖市環保局連收到兩封投訴信,直指“紫金礦業污染武平下村村礦區水源非常嚴重,連池塘的魚死了”;而在今年,紫金礦業更在5月底國家環保部公布的《通報批評公司及其未按期完成整改的環保問題》中成為11家被通報的上市公司之一,旗下多達7家企業未能按期完成整改環保問題(當中便包括紫金山銅礦)。
然而,多重利益糾葛之下,紫金礦業能否下大力氣整頓廢礦、廢水的處理問題尚需觀察。
以紫金礦業注冊地、紫金山礦床所在的上杭縣為例,其2007年全縣工業總產值20億元,其中礦冶產業實現產值14.2億元,高達71%的比例凸顯出礦冶業對該地工業的支柱作用。而彼時,位居福建大中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效績“十佳”之首的紫金礦業,當年上市資產的主營收入便達152.57億元。而當地政府與公司的接觸亦頗為密切,上杭縣原副縣長鄭錦興曾在2006年8月至2009年6月間任紫金礦業監事會主席,隨后從公司辭職后再赴任同市的武平縣副縣長直至今年。
9100立方米污水漏入汀江 紫金礦業再陷“環保門”
#p#副標題#e#身陷“環保風暴”并遭環保部通報批評的紫金礦業今天披露,公司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發生滲漏,造成汀江流域局部污染,福建省有關部門已初步認定此次污染屬重大突發環境事件。
由于該事項未公告,公司股票已從7月12日起緊急停牌。
公司今天公告稱,受本次福建境內持續強降雨影響,公司所屬的福建省上杭縣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處于高水位運行,7月3日15:50,該廠污水池水位異常下降,池內酸性含銅污水(主要含銅、硫酸根,無有毒物質)出現滲漏,部分通過227地下排水排洪涵洞進入汀江。該突發滲漏事件對上杭縣及下游生活用水未產生影響,但下游網箱魚出現一定數量死亡,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
據新華社報道,福建省權威部門提供的信息說,截至目前,汀江流域和位于永定縣境內的棉花灘庫區出現了大面積的死魚和魚中毒浮起現象,據初步統計,僅棉花灘庫區死魚和魚中毒約達378萬斤。
目前,福建省已成立調查組開展事故調查工作。
公司還表示,事故發生后,礦山立即啟動緊急預案,對滲漏污水進行緊急處置,至7月4日14:30,污水滲漏事件得到控制。據測算,約有9100立方米含銅酸性污水進入汀江,導致汀江部分河段水質受一定污染,雖然總銅濃度仍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但PH值不達標。經過緊急處置,截至7月8日10:30,對受影響水域10個監測點每小時取樣檢測結果顯示:水質逐步好轉,總銅濃度和PH值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經專家初步核查,本次滲漏事故原因主要是前階段持續強降雨,致使溶液池區域內地下水位迅速抬升,超過污水池底部標高,造成上下壓力不平衡,形成剪切作用,導致污水池底墊多處開裂,從而造成污水池滲漏。目前該污水池已全部抽空,公司正在全力做好滲漏事故的應急處置和全面整改工作。
此前,公司陷入“環保門”風波,并遭到了環保部通報批評,此次發生滲漏的紫金山銅礦濕法廠也在通報之列,存在問題是下田寮滲濾液污水處理系統未經環保部門批準自2009年9月停運,現場檢查時仍處停運狀態;尾礦渣滲濾液經收集池收集后,未經處理直接排入后庫。5月28日,公司披露的整改情況公告顯示,上述問題已全部完成整改。
公司表示,事件發生后,公司立即停止銅礦堆場入堆新的礦石,已入堆礦石溶液實行分流,本次事故將對紫金山銅礦濕法廠銅的生產產生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