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油田臨盤采油廠把精細管理貫穿油水井管理全過程,在科學注水、合理注水和有效注水上下功夫,強化注采管理,加強水井基礎工作,加大水井欠注層治理力度,實現了“控水穩油保增產、井組穩升油井長壽”的目標。實施“三位一體”管理模式該廠與科研院所合作開展了油藏數值模擬試驗、沉積相分析、儲層敏感性傷害機理研究,積極推廣不穩定注水技術和分井組周期性調整強度技術,實施對注水井由地下到井筒再到地面的“三位一體”管理,建立污水站、工藝所、檢測中心“三位一體”的水質監測網絡。同時,還根據油藏特點和生產現狀,在單元內實行分井區管理,對“三高”和“雙低”單元實施不同措施,對水井狀況進行分類處理,優化合理的泵壓、油壓、套壓,及時調整注入量。讓低滲透油藏“喝上”優質水該廠部分注水井經多次措施后,低滲透層嚴重堵塞,成為制約注水工作的“瓶頸”。臨盤采油廠從注水流程和注水管網上下功夫,及時引進新工藝、新設備,改良注水井注入水水質,更新污水處理流程,讓低滲透油藏“喝”上優質水。位于惠民凹陷的臨盤油田有低滲透油藏有18個,地質儲量占總儲量的10.3%。受水質不達標、地面注水系統不配套等諸多因素影響,長期未形成完善注采井網。為降低地層堵塞和結垢概率,采油一礦更新污水處理流程,安裝注水系統新設備,有效地保證了42口分層注水井的注入量。對低滲透區塊除保障水質外,他們還實施酸化解堵、高壓增注、壓裂增注措施,從年初至今,全廠共完成投轉注井44口,增加日注能力1288立方米,恢復注水儲量500萬噸。“西水東調”該采油廠在資金緊張情況下,投資1400多萬元完成了“西水東調”工程,有效地解決了商河油田注水難的問題。商河油田是一個典型的低能復雜小斷塊油田。投產初期便因為沒有自噴能力采用先期注水開發方式,但受小斷塊地質條件限制,長期以來注水困難,遠遠達不到配注要求,導致層間、層內、平面三大矛盾突出,注采長期不能平衡。為此,該廠啟動“西水東調”工程,將位于采油廠西部的臨盤、臨南兩個油田產出的污水處理后,再通過專用輸水管線輸送到商河油田注入地層。工程投產后,每日最大輸送量為2900立方米,為實現全廠整體注采平衡起到關鍵作用。(周宏 鄧玉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