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重大爭議、擬建于陜西省咸陽市境內、直線距離西安市中心地標鐘樓約44公里、計劃年產80萬噸的PX項目已經無疾而終。該項目從計劃出籠,到項目公示,再到正式宣布取消,不足150天。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即便年產80萬噸PX項目下馬,該項目計劃落戶的“咸陽化工產業園”項目仍將銜枚疾進。這是因為,陜西省意欲打造環境優美、城市宜居的大西安規劃,這使得西安市需要搬遷一些化工企業。咸陽正是看好這個機會,才規劃了“咸陽化工產業園”。但一位當地政府人士表示,咸陽的競爭力并不突出,其他城市也在積極參與爭奪。而無論遷移地最終選址何處,都將對附近水域形成考驗。
三城角力迎接產業轉移
2012年11月28日,陜西省咸陽市發改委網站公布《陜西咸陽化工產業園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公告中羅列了眾多的煤化工項目和石油化工項目,其中包括一項年產80萬噸PX產品的項目。消息一出,立刻在當地引起爭議。
次日,咸陽市發改委網站即撤下該公告,并聲明稱, PX項目在前期審查過程中已被取消。
PX項目被否,與陜西省打造大西安的規劃亦有關系。“省委省政府打造大西安的核心目標之一,就是要環境優美,城市宜居。”陜西省發改委產業處處長趙曉華介紹。
而要實現這個目標,中國石油旗下的西安石化等處于西安市和咸陽市之間的工廠,也需要搬遷。
趙曉華透露,西安石化等大型化工企業搬遷出核心城區的目標已經明確,陜西省方面正在考慮究竟搬往何處。《中國經營報》記者獨家獲悉,西安石化等大西安城區內化工企業的搬遷地,將在咸陽、渭南、銅川等陜西省內三座城市之間選擇。
因此雖然PX項目被取消,但陜西咸陽化工產業園的總體規劃并沒有發生實質改變。
該規劃的中化工園就在距離西安不到50公里的地方——禮泉縣西張堡鎮和烽火鎮交匯處的躍馬村和小應村。根據規劃該產業園東西長6公里,南北長3.5公里,面積達到21平方公里。記者獲知,在上述規劃中,將有兩個村鎮的居民需要搬遷,接近6000人將失去土地,其中首先面臨拆遷的小應村土地總面積超過7000畝,而用于農業灌溉的泔河水庫一庫、二庫或將成為化工企業的水源地。
但“咸陽市提出的打造千億化工產業園設想,僅僅是一相情愿。”趙曉華表示。
根據陜西咸陽化工產業園規劃,這里將建設以原油加工和煤炭加工為核心,以煤化工、精細化工的系列產業為主體的化工基地,其中包括兩座1000萬噸的煉油廠、180萬噸/年煤制甲醇項目、68萬噸/年甲醇制烯烴項目,同時還有眾多的油化工和煤化工項目。
一位陜西省官方人士表示,在上述三座城市之間,咸陽是次于渭南的次選方案,無論從原油資源,還是水利資源,咸陽都不突出。他認為,光2000萬噸原油一項,如此巨大的資源集結,咸陽就無法自給自足。
“PX項目引發的烏龍信息披露事件,咸陽方面盡管已經向民眾做出解釋甚至道歉,但事情經過充分顯示出咸陽市政府考慮不成熟,冒進。”該人士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0年,咸陽境內發現的礦產資源主要有煤、鐵、石油等,主要集中在北中部,其中煤炭資源最為豐富,探明儲存量為110億噸。目前彬縣、長武已經形成規模化生產。
但這不足以維持如此大型的化工產業鏈。尤其是在石油方面,雖然咸陽市已探明具有石油儲量,但到目前為止咸陽市并不產一滴原油。
對此,咸陽市發改委的一位官員透露,作為外遷項目,咸陽化工園具有距離優勢,可以就近接納并消化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咸陽石油化工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石化分公司、咸陽化工工業有限公司。他認為上述四家大型石化企業,對咸陽方案頗為看好。
但依照陜西咸陽化工園的規劃,未來的產量將明顯超越前述四家企業現有生產總量。“這意味對資源的缺口非常大,咸陽自身解決不了上述問題。”該人士稱,即便考慮將周邊的甘肅省慶陽市和平涼市的資源納入輻射范圍,后者是否同意也是問題。
他透露,與咸陽市的不上不下相比,渭南方面已經準備在距離黃河及渭河水系不遠處,拿出一塊幾乎沒有搬遷成本、水源充沛的農場,來迎接上述四家化工產業入駐。“渭南同樣沒有油源,但伴隨榆渭輸煤管道全線開工,屆時將有年輸送量高達1000萬噸的優勢煤漿貫穿榆林、延安進入渭南,外加渭南已經形成了良好的煤化工基地”,距離河南等中原腹地近,無形中還可以縮短產品銷售半徑。
銅川也不是沒有可能。但該人士認為,上述四家石化企業無論搬到哪里,都會對各類資源形成虹吸,而哪里的資源多,自然會成為決勝籌碼。
多個水源地面臨大考
咸陽市在規劃中何以將一個投資近千億元的化工園項目,落戶禮泉縣?記者實地調查獲知,在距離咸陽化工園規劃所在地躍馬村和小應村不足5公里的孫家河村,有著一個偌大的水庫——泔河二庫。
該水庫上游為寶雞峽泔河第一水庫,下游就是渭河第一大支流涇河。資料顯示,該水庫在2010年除險加固后,總庫容達到6463萬立方米,保障了下游數萬群眾的生活用水。
禮泉縣是個盛產蘋果的大縣。當地居民稱,農民之所以得以大面積發展蘋果產業,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依靠泔河水庫。
也正是這些水資源引來了投資千億的化工園。PX等高耗能、高污染化工項目嗜水如命。孫家河村一位村民向記者表述,在化工園規劃落戶禮泉縣伊始,官方就曾多次到泔河及涇河沿線考察。
記者調查獲知,渭南市規劃中的上述千億項目承接基地,距離黃河水系直線距離也不超過10公里。而銅川市規劃中的承接基地,則接近該城市唯一一條河流——洛河(匯入黃河)。
從水系流勢看,泔河匯集成為一庫,一庫泄洪時的水源與禮泉縣生活污水共同注入二庫,二庫泄洪,再直接將水質明顯惡化的水,排入涇河,依次注入渭河、黃河。
同樣的一幕也出現在渭南。因渭河得名的這座城市,多次因治污不力遭遇陜西省生態罰單。
陜西省環保廳最新數據顯示,第三季度,渭河水質總體呈重度污染。其中干流水質為重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標是石油類、氨氮和化學需氧量。支流總體水質為重度污染,同比水質有所下降。盡管渭河干流第三季度高錳酸鹽、化學需氧量的污染指數均低于去年同期,水質呈提高趨勢,但14個監測斷面中,6個斷面的氨氮濃度超過Ⅴ類水質標準,為劣Ⅴ類水質。
此前,陜西省人大通過了《陜西省渭河流域管理條例》。條例規定,渭河流域內的飲用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等重點區域內,禁止新建水泥、造紙、果汁、印染、淀粉、電鍍等耗水量大、污染嚴重的建設項目。
陜西省于12月7日宣布,總投資達120億元的渭河流域最大水庫——庫容達30億立方米的涇河東莊水庫開始建設。據可靠信源稱,東莊水庫,未來也將成為上述大型化工園項目的遠期供水基地。
顯然,陜西版PX項目生死背后,更是地方水系乃至黃河水系能否得到有效保護的生態命題。
資料鏈接
世界上,化工行業大都布局在沿海和大江大河邊上,美國、西歐等發達國家亦是如此。美國休斯敦石油化工基地,始建于20世紀60年代,是美國石油業發展的起源地之一,現在面積約有8500公頃,該園區依靠墨西哥灣,內陸水系發達,交通運輸方便。目前園區內有70多家業務遍布全球的大型化工企業。在這一帶,乙烯產能占到了全國95%。美國的石油化工基地只有一兩個,集中度非常高。
在這些石化基地,污染物和廢棄物也是集中處理。休斯敦石油化工基地在1969年就設立了海灣廢物處理監管局,負責全區的污染廢棄物處理。目前,該基地每年用于治理污染的費用超過2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