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天津3月18日電 “初期COD含量高于排放標準的雨水被收集到污水池進行后續處理;15分鐘后的雨水將切換到雨水排放系統,既能保證雨水不受污染,又避免了混入污水對后續治理的不利。”呂文彬介紹的化工部清污分流系統改造項目,是天津石化碧水藍天工程項目之一。以該項目投用為標志,天津石化實現了清污分流、污污分流,廠區各種成分污水各行其道,將地下水污染的風險降到最低。
按照總部“加強環保管理,確保達標排放”的相關要求,天津石化從達標、減排、環境風險排查三個方面入手展開工作,其中清污分流系統改造是針對排查出的環境風險進行的。
“事故狀態下,裝置區、罐區的大量污染水,來不及分流,就直接混入雨水系統,對水環境造成污染。惡劣天氣情況下、設備檢修期間都存在這樣的可能,這種風險對于越來越重視安全環保的我們是不容忽視的。” 天津石化安全環保部齊湘毅介紹說。
天津石化組織相關人員對環境風險防控設施進行排查,對防控設施有欠缺的地方,如清污分流措施、罐區裝置圍堰設施、廢水轉輸設施及事故應急池等不完善的方面進行了整改。在此基礎上,天津石化投資2300萬元,對煉油、化工、乙烯和熱電的生產裝置區及罐區實施了清污分流系統改造,包括更換地下含油污水管線、更換雨污切換閥、防火堤修復等內容。
“與達標減排的措施相比,這個系統改造沒有太多的技術難度,但因為是與正常生產同步進行,也遇到了很多棘手的問題。為了碧水藍天,我們也是蠻拼的呢。就說清污疏通吧,幾十年的存項了,想想有多難,你懂得!”天津石化工程部馮貴生笑著談起了曾經讓他頭痛的化工部清污分流系統改造項目。
化工部清污分流系統是整個改造項目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裝置建設在鹽堿之地之上,“服役”近三十年的地下管網腐蝕難免,加之裝置規模的不斷擴大,排水點多,流經路程長,雨水排放系統脆弱程度可想而知。因此這部分改造施工涉及面廣戰線長。
新建一個300立方米油污分離池、清淤可燃油氣廢棄污水池一個、貫通3座地下蓄水池、防腐防滲污水池一個……每攻克一個壁壘,馮貴生就在記錄上畫一個大大的紅圈。
“要是完全新建要省事兒得多,關鍵是我們還要充分利舊,這是必須的。”馮貴生說。
經過全面系統的改造和完善,截至目前,天津石化具備了含鹽、含硫、含油各類污水 “污污分流”以及污水和雨水的“清污分流”,各行其道、分別治理的能力,環境安全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環境風險防范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