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省環保部門獲悉,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時期內,我省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將圍繞人畜飲用水安全、生活污染、農村工業污染、規模化養殖污染、農業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展開。
為讓更多的農民在更短的時間內吃上放心水,環保部門將把保障飲用水安全作為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首要任務,結合農村改水,指導農民科學選取水源,普及水源保護知識。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依法劃定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加強保護性工程監管,密切監測水質,防止發生污染事故。
為解決農村生活污染問題,我省將加速農村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到2012年,全省所有縣城都要建成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選擇實用技術和方法,加快村鎮污水處理、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步伐,達到污水廢水明溝暗渠有序排放、垃圾糞便定時清運定點存放、道路鋪裝、人畜分開、柴草出村、廁所衛生、村容整潔等。
針對近年來工業污染有向農村轉移的傾向,環保部門將強化對農村工業企業的監督管理,制定和實施農村工業企業發展和環境保護規劃,對農村新上工業項目將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三同時”制度,并堅持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堅決不批準對農業和農民生活環境有破壞或有影響的項目。同時,將淘汰污染嚴重和落后的生產項目、工藝和設備,絕對防止“十五小”和“新五小”等企業在農村地區死灰復燃。
對于日益嚴重的規模化養殖產生的巨量畜禽糞便污染問題,環保部門將與有關部門依法劃定禁養區、限養區,逐步形成科學合理的養殖區域格局。同時嚴肅治理分散式畜禽養殖場環境污染,改變人畜混居現象。對于新、改、擴建的集約化和規模化畜禽養殖場、養殖區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加強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使用畜禽糞便制作肥料、生產沼氣和生活取暖。
對于難于治理的農業面源污染問題,環保部門將與有關部門一起,引導農民調整農藥和化肥使用結構,積極引導和鼓勵農民使用農家肥、有機肥料、生物農藥或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并從源頭上控制高殘留、高毒性農藥的生產采購和銷售。同時推廣作物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生物防治等技術,采取有效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還將圍繞農作物秸稈、稻殼的綜合利用,加快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發展利廢項目。
環保部門還將研究出臺土壤污染防治對策,開展土壤安全性區劃,劃定農藥禁施區、限施區和污染整治區。加強農業生產基地土壤、水、大氣環境質量的監測,加強灌溉水質、農藥、化肥使用的監管以確保土壤環境質量和農產品安全。 (記者劉柏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