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三亞城鎮人均生活用水量屬全國較高水平狀況,三亞市擬對市民用水進行定額,其中城鎮居民生活用水定額標準為每人每天233升,超額部分將支付比定額用水量更高水價。
具體的操作方案制定完畢后將擇機實行。
三亞擬對生活用水定額
每人每天233升 超出部分將加價
據了解,雖然三亞地處熱帶濱海旅游城市,但淡水資源卻很緊缺。人均水資源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人均用水量卻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再加上三亞降雨量時空分布不均衡,給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帶來很大難度,因此,三亞偶爾出現季節性供水緊張狀況。
2008年,全省人均擁有水資源4891立方米,而三亞2008年人均擁有水資源僅為2860立方米。
與此相反的是,三亞的人均用水量屬全國較高水平。2009年,三亞人均綜合用水量444立方米。而同期我省城鎮人均居民生活用水量為209升/日(含生態用水),廣東城鎮人均生活用水量也才219升/日。
據分析,三亞市人均生活用水量較高,除了與三亞地處熱帶有關外,其中市民節水意識淡薄,水資源浪費嚴重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目前,三亞市的污水處理率雖然已達標,但處理后的水大部分還是被白白排掉,中水回用的比率并不高。由于中水管道還沒有完全鋪設完成,所以大量的可以用中水的地方都是用的清潔水。而由于年久失修、管道破裂、水管生銹等問題,造成管道輸水過程中跑冒滴漏現象隨處可見。據三亞市水務局一份資料顯示,近年來,三亞市的水管漏失率約17%,全國的現狀為12%,而新加坡僅為8%。此外,賓館酒店浪費嚴重、洗車場直接用自來水、市民節水意識淡薄等現象也是造成生活用水量大的一個原因。
為倡導市民節約用水,近日,三亞市政府下發了關于三亞市用水定額標準的通知,通知中就城市用水擬提出定額要求,其中城鎮居民生活用水定額標準為每人每天233升。根據《三亞市城市供水和節約用水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對超計劃或無計劃用水戶加強監督管理,并進行水量平衡測試,實行超定額用水戶進行累進加價制度。目前,具體的操作方案正在進一步完善中,一旦方案制定完畢后將擇機實行。
海口市自來水真的要漲價了!昨天,商報記者從海口市物價局獲悉,備受各界關注的海口市自來水價格調整聽證會將在11月26日上午舉行,由來自海口市的消費者、經營者、專家、市民等組成的25名聽證者參會,為水價調整建言獻策。按照海口市提出的調整方案:居民自來水價格擬按現行自來水綜合價格的基礎上上調20%、30%兩套水價調整方案供聽證參考。
低保戶水價仍按每噸1.3元收
據介紹,去年底,全國各地水價漲聲四起,上海、天津、沈陽、廣州等多個大中城市舉行水價上調聽證會,但海口水價一直“按兵不動”。這次海口市的水價調整幅度充分考慮市民的承受能力,統籌安排,分步到位。擬按現行自來水綜合價格的基礎上上調20%、30%兩套水價調整方案供聽證參考。
這次水價調整,將繼續對低保戶實行優惠政策,對轄區低收入家庭生活用水價格不作調整,仍按2001年11月起執行的生活用水1.3元/噸計收,確保低收入家庭的生活不受到自來水價格調整的影響。
聽證會25名聽證代表人選已定
海口市物價部門有關負責人說,這一輪水價上調符合國家政策,也是國家推進水價改革、水資源保護和水質標準的需要。自來水價格調整與改革方案還將綜合考慮各類用水的結構,將現行城市自來水價格分類簡化為居民生活用水、非居民生活用水和特種用水三類,建立有利于促進節約用水、合理配置水資源和提高用水效率為核心的水價形成機制,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擬對已實施“一戶一表”的居民生活用水戶實行階梯式計量水價制度。
這次聽證會的25名代表已定,其中消費者10名,經營者2名,利益相關方參加人2名,專家、學者5名,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和其他參加人6名。
水價上漲 市民細算“秋后賬”
昨天下午,海口市白龍南路的阮女士聽說自來水要調價了,她對記者說,目前,海口市居民生活用水價格為1.55元/噸,假如這次調價的幅度為20%,以她家每月用水23噸來算,每月就要多開支7.13元;假如調價的幅度為30%,每月就要多開支10.6元。(記者:陳敬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