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環保規劃工作會議8月12日至13日在我市召開,會議重點研究部署了“十二五”環保規劃編制,要求要突出“五個重點”。省環保廳廳長李清、副廳長李暉,副市長鐘軍及全省21個地級市環保局的相關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透露,截至今年上半年,我省共建成污水處理設施239座,日處理能力1474.8萬噸,67個縣(市)全部建成污水處理設施。全省二氧化硫累計減排23.4萬噸,比2005年下降了18.1%;化學需氧量累計減排16.3萬噸,比2005年下降了15.4%。全省江河斷面水質優良率和城市飲用水源水質總達標率分別為75%和95%,比2005年上升了17.4%和6.9%。
關于“十二五”環保規劃編制,李清要求要突出“五個重點”工作:一是污染減排工作。各地要深挖工程減排、結構減排、監管減排的潛力,進一步完善倒逼、約束和激勵機制,把污染減排作為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抓手,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二是重金屬污染防治。各地要抓緊制定好地方重金屬污染防治規劃實施方案,劃定重點防控區,建立重金屬污染防治監控網絡。三是推進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各地要結合本地農村環保實際,理清農村飲用水安全、畜禽養殖污染、村鎮生活污染、土壤污染等重點問題環境保護思路,全面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建設宜居城鄉。四是加強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工作。五是規劃好環保重點工程,做好重點項目前期儲備。
鐘軍在介紹我市環保規劃情況時表示,“十一五”以來,我市先后完成了《江門市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十一五”規劃》、《江門市環境保護規劃》、《江門生態市建設規劃》、《江門市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的編制工作,并將環境保護的目標任務納入全市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堅持做到統籌兼顧、協調發展。在規劃的落實過程中,我市積極推進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強化環保準入機制,加快建設開平、恩平產業轉移園區,大力開展電鍍、皮革等重污染行業統一規劃、統一定點工作,促進了產業的集聚發展、資源的節約利用和社會經濟環境的協調發展。
會上,深圳、江門、湛江、清遠等市環保局還分別就規劃編制和實施、模范城市創建、專項資金管理等作了典型發言。(本報記者 韓玲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