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水務局發布了《2009年大連市水資源公報》,這是自2001年以來,市水務局連續第9年發布公報,向社會各界通報大連市水資源情況。公報顯示,地下水動態水位年末較年初呈現北降南升變化態勢,海水入侵面積繼續增加,部分河流水質較差,需引起足夠重視。
2009年,全市平均降水量613.9毫米,折合水量77.2億立方米,比多年平均降水量減少64.2毫米(相對減少9.5%),比2008年增加9.5%。2009年汛期大范圍降水過程共發生6次,降水過程主要集中在6-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53.8%。降水時空分布特點雖為階段性明顯、時空分布不均、極端天氣事件發生,但時間跨度較大、暴雨集中程度不高,而且蒸散發和入滲量相對增加,因此地表徑流產流狀況不理想。2009年地表徑流量比多年平均減少61.5%,比2008年減少31.1%。其中碧流河流域地表年徑流量比2008年減少43.5%,比多年平均值減少64.4%。碧流河水庫汛后最大蓄水量為5.31億立方米,年末蓄水量為5.00億立方米,比2008年同期蓄水量減少1.15億立方米。
2009年,全市水資源總量為14.09億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減少59.0%。其中地表水資源量12.58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4.93億立方米,地表水資源量和地下水資源量之間重復計算水量3.42億立方米。
2009年,全市入境水量1.83億立方米,其中碧流河入境水量1.40億立方米,英那河入境水量0.43億立方米;出境水量0.08億立方米,主要流入丹東境內刁家壩。全市主要河流入海水量2.86億立方米,其中入渤海0.72億立方米,入黃海2.14億立方米。全市23座大中型水庫年末蓄水總量為9.98億立方米。
2009年,各區市縣地下水動態水位年末較年初呈現北降南升變化態勢:瓦房店、莊河、普蘭店地下水位呈下降狀態,其中瓦房店下降0.30米;金州以南地區地下水位上升幅度明顯,其中金州區地下水位平均上升0.90米、旅順口區地下水位平均上升1.12米。
2009年,海水入侵面積仍呈增加態勢。在水資源短缺的情況下,海水入侵不僅加劇了地下水資源緊缺形勢,而且帶來了水環境生態系統破壞(地下水污染、土地鹽堿化)制約經濟和社會可持續性發展。
2009年,全市供水量14.34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9.95億立方米,占供水總量的69.4%;地下水3.28億立方米,占供水總量的22.9%;中水回用、海水淡化供水1.11億立方米,占供水總量的7.7%。
2009年,全市各部門用水總量14.34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用水5.90億立方米,占41.1%;城鎮生活用水3.51億立方米,占24.5%;工業用水3.72億立方米,占26.0%;農村生活用水1.21億立方米,占8.4%。
根據全市用水量和社會經濟資料,對各項用水指標進行分析,2009年,全市主要用水指標如下:人均用水量為245立方米,萬元GDP用水量為32立方米,農田灌溉畝均用水量為475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18立方米,城鎮人均生活用水量為269升/日,農村人均生活用水量為97升/日。
2009年全市廢污水排放量為4.94億噸,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2.74億噸,生活污水排放量2.20億噸。我市主要河流尚未受到工業污染,水質狀況良好。全市河流水質總體狀況普蘭店市以東地區優于西南部地區。復州河蔡房身大橋、復州河大橋、大沙河元臺大橋以下及登沙河水質較差,需引起足夠重視。影響大連地區地下水水質的主要因素仍為海水入侵和高礦化度。碧流河水庫、英那河水庫水質綜合評價結果符合國家Ⅱ類標準,水質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