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兩個轉型”,打造區域中心城市,我們將改善環境質量作為重點工作之一,以污染減排作為調優結構、轉變方式的重要舉措,全面啟動了環保模范城創建工作,組織實施了污染物減排和“藍天工程”、重點行業環保達標專項整治、礦產資源開發綜合整治、流域污染防治等環保工程,著力解決危害群眾健康、影響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為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基礎。
今年,烏海市計劃實現主要污染物COD排放總量控制在0.8萬噸以內,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控制在8.6萬噸以內的目標;海勃灣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00天,烏達區和海南區空氣質量好于上年;全市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98%以上,全面完成流域污染防治項目建設,黃河在烏海境內不加重污染,水質進一步改善;新建項目環評和“三同時”執行率達到100%。
強化工程結構管理減排,依靠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提升污染減排水平
今年,烏海市將全面完成煉鐵、球團、燒結行業的脫硫治理和電石爐氣綜合利用,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廠和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盡快發揮減排效益,對在建和已建成的污水處理廠著手開展脫氮改造,新建污水處理廠將配套建設脫氮設施;加快淘汰工藝落后和污染嚴重的產能,全面關停取締使用硫酸鈉生產泡化堿的企業、無脫硫設施以及環保不達標的球團冶煉企業和白灰企業,為新一輪發展騰出環境容量;對已建成脫硫設施的發電機組、熱源廠,已建成投產的焦化企業每半年進行一次綜合脫硫效率評估,達不到相關要求的限期整改;對老污染源開展主要污染物“提升達標”環境監管,對新建項目開展“雙達標”環境監管;對已建成并投入運行的建設項目,開展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超標排污和超總量排污行為專項檢查,嚴肅查處環境違法行為。同時,我市將在貼息、補助資金等方面制定出臺優惠政策,積極引進、推廣節能減排關鍵性技術和工程項目,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努力實現園區碳循環、余熱循環和硫循環。
著力改善工業園區環境面貌,全面啟動環境保護模范城創建工作
今年,烏海市將在深入實施“藍天工程”和二氧化硫達標專項整治的基礎上,繼續改善工業園區面貌,努力實現園區水源、氣源、熱源“三統一”,對工業園區外所有不達標企業實施關停,對達標排放企業以土地置換等方式完成搬遷工作,對所有工業企業一律不再審批燃煤鍋爐;強化企業治污主體責任,對不符合環保標準貯存、處置、排放的工業固廢,全面開征排污費,對其違法排污行為進行處罰,并限期在6月底前完成清理整治工作;對礦區道路和煤炭露采、煤田滅火工程排渣場及爆破過程中產生的揚塵進行重點整治,加快非煤礦山整治工作進度,確保往今年8月底前煤矸石自燃現象得到有效控制,廢水、固廢、粉塵得到有效治理,礦區及周邊生態環境有明顯改觀;重點整治白灰行業臟亂差現狀,對全市所有未通過環評審批的白灰企業一律關停取締,對已審批但未通過環保達標驗收的白灰企業實行停產治理整頓,在6月底前未通過驗收的一律關停取締并廢毀設施。
烏海市還將全面啟動環境保護模范城創建工作,緊密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級園林城市、全國衛生城市等各類創建活動,提高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水平。
為給自治區“十二運”提供良好的環境質量,烏海市將積極開展“小三角”區域聯防聯控工作,實行空氣質量和飲用水源安全預警制度,確保“十二運”期間大氣環境質量天天優良,飲用水質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