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石家莊5月16日電 (劉秀峰)河北省政府16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稱,到2020年,該省水利累計投資將達2000多億元人民幣,完成南水北調、引黃工程建設,實現年調水46億立方米。屆時,日益嚴重的水資源短缺矛盾有望基本緩解。
河北省水利廳廳長李清林稱,目前,該省確定今后十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減災體系、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體系、水資源和水生態保護體系、水利科學發展的現代管理體系等“四大體系”。其中,“十二五”期間,水利總投資達1070億元。
對于重大水資源配置工程,該省力爭2014年實現引長江水18億立方米;完成引黃入淀應急工程任務,新開辟一條永久引黃通道,2015年實現從山東和河南兩線引水10億立方米。同時,開發利用微咸水、再生水、海水淡化、雨洪等資源,力爭年利用非常規水20億立方米。
對于坊間河北省“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說法, 李清林回應稱,該省平原地區有的河道干涸斷流,有的受到一定污染,但太行山地區有的河流并非如此,目前很多地方都在逐步改善。“從全省整體來看,這個說法不全面、不科學。”
會議透露,河北作為嚴重缺水省份,人均水資源量僅為全國的1/7;年均超采地下水40億立方米,造成20個地下水漏斗區,面積近4萬平方公里。今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一號文件”《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河北省醞釀出臺了實施意見。當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水利廳官員對該意見進行了全面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