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遼寧省委、省政府始終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的飲用水安全,把這項工作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舉措和解決民生問題的重大工程來抓,堅持立法保護、全面規劃、突出重點、防治并重、綜合治理,從源頭上保證飲用水水源安全。
前提——
完成水源現狀調查評估
遼寧省注重通過立法加強水源保護,大伙房水庫將成為供遼寧中部7城市2300萬居民飲水的重要水源地。早在1990年,遼寧省就頒布實施了《遼寧省大伙房水庫水源保護管理暫行條例》,成為全國最早以立法形式對飲用水水源地進行保護的省份之一。再加上大連碧流河水庫、遼陽湯河水庫等,全省有超過一半的城市實現了以立法形式對飲用水水源地進行保護。
全省重點開展了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水源現狀調查評估等基礎性工作。4個市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區劃方案已得到省政府批準,有7個市的區劃方案正在會簽,有兩個市的方案已報省政府,遼寧還編制了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2009年8月,遼寧設立最大的水源保護區——大伙房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還設立了大伙房環境監察機構,專門加強大伙房飲用水水源的監管。此外,各市已完成了城鎮和典型鄉鎮飲用水水源基礎環境現狀調查工作,掌握了全省飲用水水源現狀,為進一步加強全省飲用水源保護打下了基礎。
措施——
加強污染源頭治理監管
遼寧在水庫上游匯水區建設鄉鎮污水處理廠、村鎮生活垃圾填埋場,解決農村生活污染問題。新建4個自動監測站,對入庫河流水質實行全時段連續監測,嚴格控制水質標準。同時還大力控制農村面源污染,采取養殖糞便—加工有機肥—有機食品基地種植—有機食品生產模式,大力發展農村循環經濟,盡量減少養殖業及農藥、化肥等方面的污染。
白石水庫曾因污染問題引起了國家、省領導的高度重視,經過幾年的治理,目前基本達到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為防止污染反彈,遼寧對已完成治理任務、達標排放的企業加強調度和檢查。還加強對碧流河水庫上游7家小金礦的督察,每月進行水質例行監測。小金礦附近河流及地下水分別滿足地表水、地下水Ⅲ類水質標準。
據了解,遼寧省共有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近190個,總體上水源地水質保持良好,廣大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