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副標題#e#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新聞媒體的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天水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南溝河水源地建設工程參建單位,向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和新聞媒體的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天水以水而名,依水而建,也因水而具有靈氣和魅力。但由于所處區域的自然地理位置,氣象水文條件等原因,水資源總量少,可利用水資源量更少,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到甘肅全省平均水平的60%、僅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0%,是全省缺水最為嚴重的城市之一。我市城區供水主要采用地下水資源供水,有秦州區西十里和麥積區慕家灘兩處水源地,83眼水源井,設計總供水能力9.9萬m3/日。由于采用地下水資源給城市供水,供水保障建立在降雨充沛,滲透充足,涵養充分的基礎上,但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城市用水量的增加,水源地自建成以來沒有得到充足的涵養和有效的滲透補充,近幾年一直處于超負荷運行狀態現狀,實際供水能力不到7.3萬m3/日。自2009年下半年以來,秦州城區部分區域出現不同程度的缺水,到今年6月,每日缺水量超過4000 m3,嚴重影響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與企業的正常生產。
為緩解供水矛盾,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自來水公司去年籌集資金100多萬元,在西十里水源地新建水源井4眼,租用農用井3眼,保證了春節期間居民生活用水;今年,又針對地下水含量不斷減少情形、采取在河道內修筑攔擋壩攔截地表水入滲,在北岸新建4眼深井,并啟用公園水井等措施提高供水能力,雖有一定的效果,但未能徹底解決城市缺水的問題。
城市缺水成為市民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十分重視,張景輝書記、李文卿市長多次要求市建設、水利,規劃等部門和秦州區政府要通力合作,加快新建水源地的選址和前期勘探論證工作,盡快提出解決城市缺水的應急方案,保障城市供水。6月18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柴金祥召集市發改、財政、建設、水利、國土、環保、審計、規劃等單位和秦州區政府領導,對南溝河水源地建設的可行性和建設方案進行了討論和研究;6月25日,市委召開城市供水專題會議,鑒于現有水源地與供水設施已無法保障城區用水需求,而建設上磨、高橋頭等水庫解決城市供水,還有一段較長的建設過程,為解決目前缺水及上述水庫建設期間城市供水問題,決定建設南溝河水源地。要求建設單位打破常規,加班加點,晝夜施工,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秦州城區缺水問題。
南溝河水源地位于皂郊鎮新莊與小寨子村一帶,供水能力約為10000 m3/日,埋設15km管道就可以與城區管道并網供水,工程建設用地約4.5畝,估算投資3000多萬元。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建設局立即組建了南溝河水源地建設項目辦公室,市自來水公司公司與6月25日進廠施工,征地、打井、架設供電線路、埋設供水管網、采購材料設備等各項工作同步進行,在秦州區水利、電力等部門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克服汛期河道內施工和高溫酷暑等諸多困難,科學組織,合理調度,保質量,抓進度,晝夜24小時不停施工,僅用24天時間完成管道安裝6.3km,架設高低壓線路1.9 km,安裝配電系統2套、水泵7臺、新打水源井7眼,租用水源井3眼,于7月19日實現10口水井并網供水,為城區增加供水能力6000 m3/日以上,解決了秦州城區當前的缺水問題。
南溝河水源地建設目前已完成一期水源井與管道安裝工程,實現了并網供水,二期工程仍在緊張施工中,我們將嚴格按照工程管理的有關規定,加強質量管理,加快建設進度,確保工程按期完工。城市供水是城市生命線工程,是城市重要的公用事業,我們將不斷完善供水設施,改進調配手段,增強供水能力,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綜合考慮水生態、水景觀、給水、排水、污水處理、再生利用、防洪等各種功能的有機結合;合理安排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科學確定水源地、供水廠、污水處理廠及其管網設施發展目標及建設布局,構建和諧水系,真正形成城市水系統的良性循環,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用水保障。
天水是一個水資源十分緊缺的城市,希望廣大市民進一步增強節水意識,改變用水習慣,使用節水器具,開展節約用水活動,共同構建節水型城市;也希望相關部門加強水源地的管理與保護,嚴禁向水源地傾倒垃圾,防止對水源地的破壞性建設以及非法填埋占用,促進資源節約,保障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