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告別水質黑臭
去年8月,市人大對水環境進行專項詢問。之后,市政府出臺了《“鐵腕治水大會戰”實施方案》,將36個重點項目落實到三區、臺州經濟開發區和相關部門。
昨天,市人大召開推進市區水環境整治工作座談會,認為目前鐵腕治水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臺州經濟開發區的康平河原本又臟又臭,鐵腕治水期間,這里運用了干水作業清淤、中水回用、排水口閘門截污、生態修復等措施,目前水質已經明顯好轉。
生態修復,是鐵腕治水的內容之一。除了康平河,楓南河、白羊河、路橋區趙王涇四條斷頭河及椒江區葭沚涇北段都是重點修復的河道。目前,楓南河、康平河治理都已初見成效。鐵腕治水期間,共涉及疏浚河道21條,目前疏浚任務已全部完成,合計疏浚49.665公里。上洋涇是此次“鐵腕治水”拆違工作重點,椒江區和路橋區共拆除違章建筑4430平方米,拆遷38戶。市區畜禽養殖場共治理21家、關停63家,畜禽養殖場治理、關停工作都已如期完成。工業企業廢水達標整治任務量為359家,截至目前,已治理、搬遷、關停357家,另外2家治理設施正在建設中。
目前,我市的城鎮污水收集、輸送和處理系統仍存在較多問題。如城市排水規劃較為落后,對截污建設指導性不強;污水處理廠處理規模相對不足,污水管線維修養護疏通經費短缺,老城區管網改造難、投入大等。
鐵腕治水大會戰后,我市計劃開展“截污大會戰”,重點加強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泵站建設、管網鋪設及精細化截污等方面。
“分段式,小循環”,是鐵腕治水期間的治水方式。但治理水環境,必須有一套長效機制。目前,《“十二五”水環境整治規劃》編制工作已接近尾聲,預計在6月底前完成規劃編制。
規劃要求:到2015年,基本消除水質發黑發臭現象,消除劣V類水體,主要河道基本達到水功能區要求;到2020年平原河網水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滿足水環境功能區要求,主要河道力爭達到IV類及以上水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