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我省水資源總體狀況是資源性缺水、水質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問題并存。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中近期內水短缺危機就會形成,遠期發生水短缺危機的風險已成定局。”日前,遼寧省政協向省政府提交的《遼寧水資源若干問題綜合研究報告》,引起了省長陳政高的高度重視。有關建議已經被相關部門采納,正在抓緊落實。
水問題研究內容廣泛,涉及到各個行業和領域。為搞好這次課題研究,遼寧省政協成立了由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民主黨派和四市政協部分委員及政府相關部門、社科院和沈陽水務集團的有關專家學者參加的龐大的課題研究中心組,歷時一年半時間從不同層次,對水資源若干方面問題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形成了1個課題綜合報告和13個專題報告。
省政協建議,以建設節水型社會為戰略目標,積極推進全省水資源使用的長期可持續性。要建立健全節水型社會管理體系,全面實行用水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要采取水資源論證、取水許可、水權轉讓、水資源有償使用機制等綜合措施,促進工農業生產、城鎮生活和生態環境用水的優化配置;建立健全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發揮水價對用水需求的經濟調節作用;建設與水資源承載能力相協調的經濟結構體系,實現從“以需定供”到“以供定需”到“以水定發展”的轉變;盡快制定和出臺《遼寧省節約用水管理條例》。
“解決水質性缺水,本質上也是一個解決總體缺水的綜合戰略措施。”省政協建議,要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使重點行業及產品的單位耗水量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加強對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運營管理,提高污水處理能力;強化監管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先進的在線自動監測系統;建立公眾參與機制和環境保護社會監督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清除污染源。同時,建議政府每年把中水道系統建設列入建設預算中,大力發展中水道系統,當務之急是加快污水收集管網配套能力,為污水資源化創造必要條件。充分利用價格杠桿,積極吸引多元化投資主體,促進中水道系統的建設。(李樹果 程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