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黃建華 通訊員粵水軒)記者昨日從省水利廳了解到,《珠江三角洲水資源保護開發利用一體化規劃》和《珠三角地區供水規劃》已編制完成,《珠江三角洲水資源保護開發利用一體化規劃》有關內容已納入《珠江三角洲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規劃》,并作為“五個一體化規劃”之一經省政府批準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水利現代化建設規劃》即將完成。《珠江三角洲河涌整治和修復規劃》及《珠江三角洲內澇整治規劃》正在加快推進。
珠三角九市結合區域一體化發展要求,編制了一批規劃。
如江門市編制了珠中江供水同網規劃,中山市編制了應急備用水源規劃、鄉鎮排澇規劃,佛山市編制了主干內河涌綜合整治規劃和佛山市排澇規劃。
據介紹,佛山市將內河涌綜合整治和電排站建設作為第二輪防災減災工程的主要內容,完成了715公里內河涌整治和1292宗電排站建設任務,排澇能力基本達到十年一遇暴雨1至4天排干的標準。珠海市重點推進前山河綜合整治工程,完善東部城區污水處理和配套管網設施建設,繼續推進排洪渠截污納管與河道生態修復。中山將內河涌整治和排澇工程建設作為水利工作重點,去年以來共投入內河整治資金3.9億元,整治內河涌395公里,同時強化水閘和電排站聯動控制和全市排澇工程系統性規劃,有效防止了上半年強降雨造成的嚴重內澇。